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三颗枸杞豆》教案1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4-11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庐江第五中学  侯义祥
 
 
●○  任务分析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自然环境和刻画人物的精彩语句,以及恰当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体会其生动性和形象性。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示范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语句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看还有哪些语句也具有这些特点,在班上交流。正确把握人物的成长轨迹,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勤奋学习。  
●○  教学目标  
能主动搜集有关材料并在自渎的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能在同学互助之下理解本文的主题。探究描写自然环境和刻画人物的精彩语句,体悟人物的成长轨迹,懂得生命的意义,勤奋学习。
●○  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动细致描写自然环境的方法和细致传神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容。
 ●○  课前准备  
① 联系自己童年生活中有价值的事情,展开联想,谈谈有何感悟。
② 制作幻灯片,内容:A、作者介绍  B、自学课文的几个问题  C、生字词  D、小组合作完成的问题。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  教学内容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组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拓展探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① 回忆往事,总会想起那些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事。自己保存的物品,每一件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对主人公起过鼓舞作用的三颗枸杞豆的故事。
② 介绍作者 A、让学生进行介绍。 B、明确:(出示幻灯片1)程海,陕西省咸阳市研究室副研究员。发表诗歌、小说多篇。其中《三颗枸杞豆》《漆彩》等小说获《小说林》优秀作品奖及延河第一届文学奖。198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我的夏娃》并获“双五”文学奖。  自主学习 
下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渎课文(朗读、默读……),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① 划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划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②三叔先后给“我”留下过哪些谜语?后来为什么“我”一下子就猜到了?“我”悟出了什么道理?
③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举例说明。
④ 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并说出其表达效果。
合作学习
① 以小组为单位相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 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举例说明并说出其表达效果。
反馈交流
① 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蹑手蹑脚(niè)  蚱蜢(zhà měng)  一绺(liǔ )  半晌(shǎng)  鲜为人知(xiǎn)  腻味(nì)  颓唐(tuí)  殷红(yān) 口头禅(chán)  喃喃(nán nan)
② 三叔先后给“我”留下过哪些谜语?后来为什么“我”一下子就猜到了?“我”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三叔先后给我留下过5个谜语。3幅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画儿下面的三个圆圆的“0”的深刻含义,了解了三叔虚度的一生,领悟到他无穷的悔恨和对我的期望。
 我悟出了:要以三叔虚度一生的教训为鉴,以现在为起点,抓紧时间,勤奋学习。
③ 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那人慢慢地站起来,手里拄着一根桦木削成的棍子,微风吹着他颤颤摇摇的身体,似乎一根根筋骨都能从衣服外面数出来。那两只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葚。(突出三叔瘦弱有病。)
动作描写:他仿佛没有看见我,慢慢地抬起右吡,将手向阳光里伸去,手指上,捏着一朵也豆角花,仔仔细细地望,好象在望一个紫色的灯盏。(表现出一个临死的人对世上一草一木的留恋之情。)
神态描写:说到这里,他的眼睛闪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辉,瘦瘦的脸颊上升起两朵红晕。我把这种花叶拿过来一数,果然一点不差。(描写了三叔观察后有所发现的兴奋。)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略)
④ 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明确:拟人、引用、比喻、设问、反语、对比、排比等。
⑤ 重点研讨“这时,太阳快要西沉。……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这一部分。
学生精读着一段文字,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理解,强调下列问题。出示幻灯片4)
① 本部分刻画人物时采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② 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什么含义?
③ “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你“想到”过要捉住太阳吗?
④ 为什么说把太阳捉到手,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明确:
①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② 前进的车辆,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把太阳比喻为“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红色的”是因为快要下山的太阳是红彤彤的。
③ 这里的太阳,实际是指时间、生命。“捉住太阳”是指捉住时间,捉住生命,也就是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生活   
④ 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是说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像保尔所说的“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
拓展迁移 
阅读下列材料,探讨夸父与三叔的形象。
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
① 夸父:神话中的巨人,善奔跑,传说是大地之神后土的孙子。父,古代用在男子身上的美称,又写作“甫”。逐走:即赛跑。逐,追,这里指竞争。走,跑。
② 入日:指接近了太阳,赶上了太阳。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夸父在愚谷(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赶上太阳。饮:用作名词,喝的水。下面两个“饮”都是动词,喝。
③ 到黄河和渭水中喝水,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喝。河:黄河。渭:渭水,黄河最大的支流,在陕西中部。不足:指水不够夸父喝。
④ 到北边去喝大河里的水,还没有赶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大泽:神话中的大河。北、道:都是名词做状语。
⑤ 丢下他的手杖,手杖成了邓林。邓林:即桃林。《山海经·中山经》载,有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探讨。)
明确:夸父是失败的英雄,是在奋斗中失败的。三叔不是英雄,没有经过奋斗就放弃了。
 
补充资料,写作特点:
①       生动、细致的描写。课文对小山沟、小树林、阳光、蝴蝶、太阳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生动、细致,极富有感染力。追金巴牛、追大花蝴蝶的动作,三叔的外貌、动作、神态都描写得十分细致、传神。
生动的语言。课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使文章很有文采,富有感染力,语言生动。如说金巴牛的壳“看起来就像一个金质的盾牌”,说三叔的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还有写野豆角花的花瓣、写太阳等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特别是用三幅画来比喻三叔失败了的三个理想,用三个“○”来比喻三叔的一事无成,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给人以启迪、教育。再如三叔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些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三叔自责和悔恨的心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三颗枸杞豆》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题)
《三颗枸杞豆》课堂检测
《三颗枸杞豆》教案16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18页)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33页)
《三颗枸杞豆》课堂学习导学案
《三颗枸杞豆》检测题
《三颗枸杞豆》练习题
《三颗枸杞豆》教案15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32页)
《三颗枸杞豆》教案14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25页)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14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13
《三颗枸杞豆》导学案6
《三颗枸杞豆》教学反思2
《三颗枸杞豆》知识点积累
《三颗枸杞豆》教案11
《三颗枸杞豆》导学案5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12页)2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12页)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34页)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48页)
《三颗枸杞豆》导学案4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28页)
《三颗枸杞豆》学案3
《三颗枸杞豆》读后感(2篇)
《三颗枸杞豆》测试题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11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10
《三颗枸杞豆》学案练习及答案
《三颗枸杞豆》读后感(3篇)
《三颗枸杞豆》说课稿
《三颗枸杞豆》导学案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10
《三颗枸杞豆》教学案2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9
《三颗枸杞豆》教学案
《三颗枸杞豆》学案
《三颗枸杞豆》mp3音频朗读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8
《三颗枸杞豆》ppt课件7
《三颗枸杞豆》教学反思
程海《三颗枸杞豆》原文阅读
《三颗枸杞豆》教案及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