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论语》六则导学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7-11


21.《论语》六则导学案
姓名        小组      老师评价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时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2、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3、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
教学重点 :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预习案
一、走近作者了解孔子及《论语》
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关于孔子的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以致用”、“学”“思”结合。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2、《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列为“四书” ,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二、朗读指导
1.   读准字音,要特别注意古音字,通假字,多音字。
2.   读好停顿,注意处理好句语句之间的停顿和句中的停顿。
3.   读出情感,情感的体现往往要通过语速和语调来体现,论语是语录体,是孔子和弟子之间的对话交流,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谈,应该用亲切舒缓的语气来读。
4.   学习积累文言字词的方法(见课本P164思考与练习三)
三、文言知识
(1)通假字
说,通“悦”,高兴,愉快。
罔,通“惘”,迷惑不解。
(2)古义异义词
(3)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不耻下问(形容词用作动词,“认为可耻”。)
(4)特殊句式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属宾语前置句。)
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属宾语前置句。)
三、预习作业:
1、注音
论(    ) 曰 (    ) 说 (     ) 识(     )   焉(     )                
愠 (    ) 罔(     ) 殆 (     ) 诲(     )   哉(    )
2、试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的疑问?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
探究解决。
第二课时
1、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2、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
一、练习反馈
1.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_末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家、         家 
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
2. 《论语》属_______散文,____家经典之一。
3.四书是《        》《         》 《       》《         》
二、自主学习
1.组内互背课文
2.按组的顺序分别试译一则
三、讨论探究
1、《论语》六则中,是从哪些方面来谈论学习的?
2..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是阐述学习方法,哪些是阐述学习态度的?
  
3.哪些句子是教导人的态度?哪些句子是与人交往的态度?
4、讨论交流:本文中有很多语句现在已凝固为成语流传下来了,你能说说有哪些成语吗?
5、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你认为是学习方法重要还是学习态度重要?为什么?
你是在学习方法上做得不够,还是学习态度上做得不够呢?
学习了本文之后,你在今后的学习上有什么打算呢?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1)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____   (2)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   (4)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
(5)默而识之(    )________________   (6)敏而好学(    )_____________
2.文言文中的“而”主要作连词用。有时表示顺接,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通常可不译或译为“并”“并且”;有时表示转接,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可译为“却”“但是”等;有时表示修饰,指“而”连接的两个部分中,前一部分修饰后一部分,可译为“地”。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字各属哪种用法?
(1)学而时习之(    )            (2)敏而好学(        )
(3)默而识之(      )            (4)人不知而不愠(    )
3.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明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的句子:
作业:
 1、摘抄有关于学习的中外格言警句,在班上交流。
 
2.默写课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长春版九年级下《论语》六则ppt课件(43页)
《论语》六则ppt课件(34页)
《论语》六则练习题
《论语》六则教案9
语文版七年级上《论语》六则注解
《论语》六则课文梳理
《论语》六则教学设计8
《论语》中的格言警句
《论语》六则导学案6
《论语》六则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论语》六则导学案5
《论语》六则检测题
《论语》六则导学案4
《论语》六则说课稿
《论语》六则mp3音频朗读
《论语》六则ppt课件(37页)
《论语》六则ppt课件(35页)
《论语》六则学案
《论语》六则教学反思
《论语》六则教案7
《论语》六则导学案
《论语》六则ppt课件(20页)
《论语》六则ppt课件(19页)
《氓》《论语》六则《孔子世家》复习学案
《论语》六则教案6
《论语》六则ppt课件9
《论语》六则复习提纲
《论语》六则ppt课件8
《论语》六则教案5
《论语》六则ppt课件7
《论语》六则教学设计4
《论语》六则ppt课件6
《论语》六则教案3
《论语》名句摘译
《论语六则》读后感
语文版七年级上《论语》六则原文阅读
《论语》六则ppt课件5
《论语》六则rm视频朗读
《论语》六则flash朗读
《论语》六则教案2
《论语》六则译文
《论语》六则ppt课件4
《论语》六则ppt课件3
《论语》六则ppt课件2
《论语》六则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