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铁椎传》教案5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0-01 |
《大铁椎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分析大铁椎的形象及塑造人物的方法。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人手法。
3、认识大铁椎豪爽、重情义、武艺高强的侠客形象。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人手法。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英雄的涵义。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重温基础(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归类,让学生解答)
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目的
三、了解作者
四、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写了哪两件事?主人公是谁?
明确:在宋将军家做客和星夜与强盗决斗两件事。
五、合作探究
1、大铁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加以分析。
明确:本文分别从外貌、语言和行动三个方面描画“大鉄椎”的形象。
外貌:写他“貌甚寝”,“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从外貌显示他的简朴。“而腰多白金”,暗示“大鉄椎”夜半外出,杀响马贼,夺其物。“右胁夹大鉄椎,饮食拱揖不暂去”写他警惕性高。
语言:写他“罕言语”“皆不答”显示他的深沉,……表现了他豪爽率直,有知人之明,关心朋友,不连累他人,在强敌面前凛然无畏、乐观自信。
动作:有神力,“健啖”;精武术,来无影去无踪;星夜决战时“吹觱栗”挥大椎,如入无人之境,更显出他的豪迈和武艺高强。
2、大铁椎为何投奔宋将军?又为什么离开宋将军?
3、课文描写宋将军这个人物,对表现大铁椎起到了什么作用?属于什么描写方法?
明确:侧面描写
从侧面衬托出“大铁椎”的勇猛过人。也印证了大鉄椎确实有知人之明。
除此之外,写来者之多,武器之盛,步骑环集,声势浩大,越发衬托出大铁椎的勇敢。
4、明确侧面描写定义及作用
联想学到的涉及到侧面描写的课文,投影展示《陌上桑》片段,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六、 补充评论部分
出示原文及译文,走进文本,解析作者的感悟,从而理解作者对大铁椎的浓郁真挚的感情。作者深深喜爱着大铁椎,他要让大铁椎永远活在天地间,可见,大铁椎就是作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七、 说长道短论英雄
“英雄”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含意,你是如何来给“英雄”定义的呢?
八、师归纳
古代侠客和当今英雄的不同
出示三个人物图片证明英雄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
九、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从知识、思想情感等各方面来回答。
十、布置作业
妙笔生花 作文《大铁椎后传》
(根据课文合理想像,进行续写练习,并尽可能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板书设计
大铁椎传
魏禧
外貌 语言 行动
勇力过人 粗犷、简朴
警惕性高,有远见 性格深沉 正面描写
武艺超群 为他人着想 侧面衬托
性格豪爽 粗中有细
英勇无畏 乐观自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试图从近年文坛、影坛上流行的“武侠”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让学习课文与关注社会热点有机地融合,而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说英雄.道英雄”又回到了热点问题,在这样一个往复的过程中,“英雄”的深义在课文人物形象分析和课外引申阅读中得到了一定的深挖。
这节课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习惯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A复习环节巩固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并对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系统的归纳;
B立足文本学会立体分析文学形象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分析大铁椎其人;
C在续写中真正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这节课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学生由于紧张课堂积极性不够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在介绍评论部分及背景相关资料时,因是古文怕学生不懂,故讲解过多延误了较多时间。我想,主要还是自己在驾驭课堂方面不够随机应变,存在很多不足,经验太少,有些被动,在今后的教学尝试中我会更加成熟起来!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