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10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0-29


给我的孩子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第二人称的写法。掌握“憧憬、鞠躬尽瘁、考妣、龌龊,藤榻、抱怨、妥协”等一些词语。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重点的词句,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体会作者为什么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丰子恺的写作风格,体会他对儿子的那份爱。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出的父爱。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赞美孩子的率真时表达的对成人的悲哀。

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发问质疑、讨论交流结合教师点拨

课前准备: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效信息

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1-2-2)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受人景仰的现代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曾说过这样的话:“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点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一个孩子和神明、星辰、艺术等同起来的人,一定是一位难得的好父亲。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样的一个父亲的世界,去体会那份父爱。

二、感知课文,解词

憧憬:孩童向往的美好境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鞠躬尽瘁:小心、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考妣:已故父母

龌龊:肮脏

三、作者介绍(屏幕显示)

丰子恺(1898-1975),漫画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柚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习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作任教。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并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工、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四、赏析课文

1、文章通过了一组新奇有趣的事表达父亲对孩子的关注,你能把这些事列出来吗?最好最好每件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这些事都发生在他的哪些孩子的身上?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瞻瞻:

① 花生米翻落。② 小猫不吃糕。③ 打破小泥人。④ 做脚踏车、火车、汽车。⑤ 要上月亮上去。⑥ 疑心剃头的爸爸是和尚。⑦ 疑心爸爸腋下的手是黄鼠狼。⑧ 熟睡将香蕉扔掉。⑨ 要搬动大椅子,要把一杯茶横放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要月亮出来,要雨便下。⑩ 学爸爸裁纸,竟把中国装的《楚辞》裁破了十几页。

阿宝:给凳子穿鞋子。

软软:拿爸爸的长锋羊毫。

详写的是瞻瞻,这样详略得当,突出了较小的孩子瞻瞻的可爱。

2、这些事情的叙述,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情感?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纯真直率的赞美。从“憧憬”一词就可以看出来。以“憧憬”开头,以“憧憬”结尾。表达了儿童真性情的赞美与热爱。说明作者也是这样一个率真的人。

3、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憧憬”呢?

①他认为孩子值得佩服,做事全力以赴,直率自然、热情。②他认识孩子最富有创作力。③他认为孩子的世界最广大。

4、作者这样爱他的孩子们,又为什么两次提到“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

到他的孩子们都能理解他的话的时候,他的孩子们就都长大了。成人有时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自己心愿的事,这样就必然会慢慢推动纯真。作者即不愿自己失去纯真,更不愿孩子们失去纯真。然而,孩子们又必须长大,这就是无法改变的悲哀。当然,人长大并不意味着要失去纯真。这无疑也是对人们真性情的呼唤。读者当有此感受。

作者这里提到的“悲哀”,相信对将来长大成人的孩子也是一个告诫,不要因为成长而失去纯真。

5、这是丰子恺给自己的画集写的序,想一想,为什么他不在文中写他的画集,而是写了他的孩子们?

因为丰子恺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们,于是,孩子的一举一都在他的眼中,孩子自然成了他的模特。他的画中大部分以孩子的生活为蓝本,可以说这本画集是孩子们的生活写照。作者通过自己的画留下对孩子的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所以,他的仍然以孩子为主题,作者在其中尽情表达对孩子们的赞美,对童真的热爱和贪恋。这也正是对美好生活的贪恋。在他的心目中孩子和艺术是等同的,所以,在这本画集的序里,他仍然在尽情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6、体会一下以第二人称写的好处。

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仿佛是与孩子们直接对话,显得更亲切、自然。

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部分习题(1-4)

教学一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16页)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26页)2
《给我的孩子们》表格式导学案4
《给我的孩子们》表格式导学案3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练习及答案(2014南充市中考题)
《给我的孩子们》说课稿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37页)
《给我的孩子们》导学案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9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8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26页)
《给我的孩子们》mp3配乐朗读
《给我的孩子们》测试题
《给我的孩子们》练习题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9
《给我的孩子们》学案
《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7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8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7
《给我的孩子们》mp3音频朗读
《给我的孩子们》读后感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原文全文阅读
丰子恺相关图片素材(45张)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6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5
苏教版《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4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6
《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5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4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3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3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2
《给我的孩子们》同步练习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2
《给我的孩子们》教案1
《给我的孩子们》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