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蟋蟀在时报广场》教学设计7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1-10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复述课文,积累语言。理解文中形象的含义。通过片断练习,培养学生想像力,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和方法:在阅读、思考、发言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精神;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悟到真挚的友谊能帮助人战胜生活中的种种苦难,驱散心灵上的乌云,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教学重点

学习童话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何设计曲折动人的情节。

教学难点

借这篇童话来了解美国风情,理解切斯特成功后却要回乡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几幅纽约街头的图片录音带等。

2、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美国的风土人情。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谈谈你在课前查阅资料所了解到的关于美国的风土人情。(学生交流时尽量围绕“流浪汉”、“流浪歌手”、“美国贫民”几个关键词。)

2、导人:有一天,一只蟋蟀意外地来到了纽约,从此改变了它的生活和命运,它会有一段怎样的经历呢?它会适应纽约的生活吗?   

二、了解作者。(塞尔登,美国儿童文学作家)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阅读要求。

(1)完成字词积累。

(2)梳理课文情节。

2、速读课文后,指导同学们以蟋蟀的口气(第一人称),按顺叙的顺序来叙述这只蟋蟀

的遭遇。

(采用小组复述的方法,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补充。使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

参考提纲:“我”在乡下的生活、“我”是怎样来到纽约的、“我”在纽约的主要经历(结识朋友——啃破钞票——意外失火——演唱成功)

四、分析主人公形象。

1、谈话:美国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富有、文明、强大的代名词。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美国生活着一大批贫民、流浪汉,文中的老鼠塔克和猫儿哈里就是城市流浪汉的缩影。蟋蟀切斯特是进入城市后发展的乡村流浪歌手的象征。小学生马里奥一家是城市贫民的代表。这篇童话热情歌颂了下层社会人与人之间种种美好的品德。

2、这几个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然后谈谈你最喜欢他们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指导:评价,要结合课文情节,不能架空分析。

3、朗读、讨论、分析、归纳。

    要点:切斯特勇于承担责任,依恋故土,富有才华。塔克和哈里助人为乐,特别是塔克慷慨大方。马里奥重友情,勤劳。马里奥妈妈虽一开始对切斯特不太友好,可那也是生活所迫,令人同情。梅德利先生既是伯乐,又是个热情的宣传员。

4、提问:作者要借助这几个形象,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各抒己见)

5、组织同学们交流积累的有关友谊的名言。并说明哪句能借过来描述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每人说出一条关于朋友的名言)  

    如:友谊助人渡难关,真情促人获成功。一个乡下的蟋蟀偶然问来到了繁华的大城市,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生活没有着落。是马里奥收留他,使它不再寂寞。在切斯特因咬坏美钞而遭到禁闭时,塔克解囊相助。他的成功更是完全来自真情。

五、本课小结

    一个乡下的蟋蟀偶然间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生活没有着落,是马里奥收留了切斯特,使他有了安身之所,是塔克和哈里使切斯特不再寂寞,在切斯特因咬坏美钞而遭禁闭时,是塔克解囊相助使他重获自由。一个一无所有的乡下“人”,想要在大都市里生存下来已属不易,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更是谈何容易!可是来自乡下的切斯特却成功了。他的成功完全来自真情。写蟋蟀成功,作者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请同学们抄写下来,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字词积累。

2、故事情节。

3、主题。

二、深入理解

    1、播放歌曲《天堂》、《想家的时候》。

2、指导朗读,说说这首歌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

3、提问:你能说说蟋蟀为什么在成功后却并快乐吗?

4、师讲解:蟋蟀来自乡间,与乡间的草地等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虽然成功了,但是他并没有归属感,并没有融入这个城市。比如,许多民工虽然在城市中挣了不少的钱,但仍愿意有了积蓄之后回到故乡的土地上来,就是这个原因。在蟋蟀看来,荣誉虽好却使人疲劳,他失去了自由,他的演唱要受人安排。

5、举例子来阐释“边缘人”的心理。(西方现代文明固然能给人带来丰裕的物质享受,却是以牺牲人的心灵自由和个性完整为代价的,因此,对于那些心地纯朴、酷爱自由的人来说,他们更向往的是人类古老的乡土家园)

三、续写练习。

1、准备活动

讨论:假如蟋蟀回到了故乡,会和故乡的土拨鼠、野鸡、鸭子和兔子产生哪些新故事,他会思念在纽约结识的朋友吗?经历了都市的繁华、事业的成功,回乡后,它还能适应乡下的冷清与寂寞吗?)

    观点一:蟋蟀会后悔回到家乡。

观点二:蟋蟀适应乡下宁静,自由的生活。

观点三:短时间内它不会后悔,久而久之,会有悔意,但仍会在乡下生活下去。。

2、说明续写注意事项:一要保持“人物”的性格和语言风格的一致;二是情节发展要符合原有故事的发展脉络;三是要有创造性,故事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3、巡视、指导。   

4、做续写练习。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在读、写两方面都得到了训练,请同学们将这个单元的四篇童话从形象塑造、情节设计、语言运用等方面做一总结。找出写童话的一般规律来。

板书:

12蟋蟀在时报广场

       塞尔登

结识朋友——啃破钞票——意外失火——演唱成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蟋蟀在时报广场》教案8
《蟋蟀在时报广场》导学案3
《蟋蟀在时报广场》问题学案及答案
《蟋蟀在时报广场》ppt课件(17页)
《蟋蟀在时报广场》ppt课件(25页)
《蟋蟀在时报广场》练习题
《蟋蟀在时报广场》导学案2
《蟋蟀在时报广场》ppt课件6
《蟋蟀在时报广场》教案6
《蟋蟀在时报广场》学案
《蟋蟀在时报广场》ppt课件5
续写作文《蟋蟀还乡》两篇
《蟋蟀在时报广场》导学案
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ppt课件
塞尔登《蟋蟀在时报广场》课文阅读
《蟋蟀在时报广场》教案5
《蟋蟀在时报广场》ppt课件4
语文版《蟋蟀在时报广场》ppt课件3
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写作指导
《蟋蟀在时报广场》教学设计4
《蟋蟀在时报广场》续写
《蟋蟀在时报广场》ppt课件2
《蟋蟀在时报广场》同步练习(3)
《蟋蟀在时报广场》同步练习(2)
《蟋蟀在时报广场》课堂反思
《蟋蟀在时报广场》重点难点分析
《巨人和孩子》《蟋蟀在时报广场》学习要点
蝈蝈叫声wav音频
《蟋蟀在时报广场》教案3
《蟋蟀在时报广场》ppt课件1
《蟋蟀在时报广场》同步练习1
《蟋蟀在时报广场》教案2
《蟋蟀在时报广场》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