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1-25 |
安徽省亳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1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①“和”古文作“味”“鲧”,本指歌唱的相互应和,后被引申为不同事物相互兼容,代表事 物多样性的统一。用辨证的观点论“和”,即“和实生物”。不同的事物相互聚合而得其平衡, 故能产生新事物。就性命道德论“和”,即“太和”。万物各正性命,不相悖害,是谓太和。就宇 宙精神论“和”,即“中和”。《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曰: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饱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体现出了一定的辨证 法思想,作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领域,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呈现出极强的包容性,承认客观事物存在的差异性,追求异质 事物的和谐统一,所以“和”是对立统一的思想交融,“君子和而不同”,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中 的融合精神。同时,“和”也根植于百姓的日常思维,和能生财、能聚力、能致祥、能旺家,是中 国百姓朴素的价值追求,体现出“和”的实用性特征。 ③“扣”的现代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介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社会的发 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虽然曾一度出现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发展,但 目前的主流思想已经回归到保护与发展并重,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是人类个 体的自我与他人的和谐。人们愈发注重自我修养,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注重以科学的态度进 行人际关系的构建,这是和谐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目前我们在着力构 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和” 已经从宏观指针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社区、乡村的建设与管理等。 ④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 | |
| 标题: |
安徽省亳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 文件大小: |
17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