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备考作文预测:“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诗人Oliver Wendell Holmes(1809-1894)写的一首诗歌《奇异的单马车》。诗中说:这辆使用了一百年之久的单马车,充分显示了令人称奇的精湛设计,“以致无论是车轮、车顶、车杠或座位,都没有显示出任何不经济的、其磨损程度超过了其他部分的地方。” “好”的马车之所以“好”,就是当它坏了的那一刻,所有的地方都一齐坏了,不存在一个地方比另一个地方更坚固的情形。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当这驾马车坏时,所有的零件都一齐坏了,不存在一个地方比另一个地方更坚固的情形。这就是诗歌《奇异的单马车》的“奇异”之处。每一个机构,每个部门都发挥了自身的价值,团队的整体才能优秀。生活中,这种乌托邦式的事物不可能存在,我们可以是未被使用的整体的零部件,最大限度将“无用”化为“有用”。正如庄周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无用之用,让其价值得以发挥。就像有短板的木桶,装水时,有的地方一直寖在水中,有的地方却基本沾不到水,如此一来不同的使用寿命自然不同,不沾水地方的价值自然会因为不能得到利用而无法发挥。慧子有一个大葫芦,用它装水,强度不够了,装物品,它形状不规整,慧子嫌它无用便将其打碎。庄子知道了,却认为可以“以之为腰身而绝江河。”化无用为有用,使其独特的价值充分发挥。这就是称之庄周智慧的“无用之用”的理论。这种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比比被应用,智慧地被发挥物尽其才的作用,因而被世人称道。 无用之用,让其形成集体力量。个体在某事某时,其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在集体之车中,利用其“无用”之技,集合成这架马车的整体优势,才能跑得更远。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就是善用“无用”之人的领导者。别人不屑一顾的鸡鸣狗盗之士冯谖等人,在他的手下,都人尽其才,发挥独特的作用,使孟尝君“狡兔三窟”的谋略得以实现,这就是无用之用的结果。《水浒传》中的梁山义士们,大多数是鸡鸣狗盗之徒,宋江充分地利用了他们,使梁山大业兴起。如今,“百度”中国的员工,不仅专业技术过硬,就连“无用”之技都有不凡的水平。入职员工,除了过硬的技术,还要有出众的特长,因为只有工作的人生是畸形的,而丰富生活的,便是那些看似无用的特长,便于开展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益,使整个团队充满活力、创造力而高速发展。可见,善用“无用”的领导,才是驾驭“马车”前行的圣手。 无用之用,化为有用充分利用。化无用为有用,甚至可以变废为宝,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是高明的领导者共同的慧眼。看似无用令人生厌的垃圾,在挪威政府的眼里,却是一笔财富。挪威的垃圾处理技术世界领先,他们不仅使本国的垃圾实现利用,甚至还为邻国处理垃圾。用垃圾发电,回收可再利用资源,节省能源,实现一举多得。无用之用,化为有用。倘若中国能尽快掌握垃圾处理技术,那么天蓝地净的中国梦,不久就要实现了。因此,以无用之物,得有用之树,何乐而不为? 马车坏了,在它每个地方都等到充分利用之后,无用化为了有用的智慧结果。善用者,无用也,善用无用,方为大用。这是驾驭之术,也是驭人之术,更是宇宙之术,值得深思。 辽宁省沈阳市第20中学2015届7班 王圣然 指导教师:孙延堂 【修改与点评】 1.题目《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化用庄周句子,巧妙利用,充满辩证的哲理性,拟题精准。 2.引用诗歌材料,结合实际,引出论点,开头简捷准确入题。中间三段运用三个分论点,列举事例,加以证明,再得出结论。这样的论证,有理有据,结构更加严谨,具有说服力。 3.结尾简单而照应中心,首尾呼应。先引出材料,再揭示中心,最后将中心升华到了高度。
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灵魂的归宿\\\'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作文(60分)
在很遥远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了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当罗马军人的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也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
阅读上面这些话,你产生了哪些感想?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宿构,不得脱离材料的中心和含意的范围。
【范文】
灵魂的归宿
也许,一切都是这样安排过的。
我们虽然能伴随在命运的身边,也不能操之左右。
或许,我们只是一个附属品,任人摆弄,然后像一朵无谓的白云在天空中荡来荡去,被天风戏弄玩耍,然后飘向不知所往的地方……
为什么?一切的一切,难道属于我们的仅有的这些而已吗?
所谓的看破红尘,是不是就是指看破这些东西呢!
无谓的看破一切,是不是……
身边的所有,曾经都笼罩在冷清的烟雾下,高处不胜寒啊!难道世间温暖不会回来?
我们都不是天使,没有那宽大的翅膀左右自己的未来,但不习惯世俗摆布,追求个性有时又离不开环境的限制,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因此,良好的环境,宁静的心态,多一些精神上的思考和思想的飞翔,是我所渴望的精神境界。
精神家园在哪里?我要寻找她!
天命固可不为,但谁人的种种举动,将意味着左右我们的未来呢?
谁人也不是上帝,难道会有虔诚的双手托附着世间的一切吗?如果没有,请我们低调,不要全然的高姿态去奢望所有,直至尽头的那边。
人毕竟有属于自己的天空,这种充满纯洁的天空下,是不可被人践踏的,是不可以用伪装的外表来侵占的……那么,就用真心真情来占领这座天空吧!
现在被自己精神束缚下的自由是多么希望被自己释放,被自己解脱,尽管放弃了世间的一切,超凡脱俗的学会了舍弃,我们将拥有一片宁静和清纯。
有的时候,悲观的人希望纵身一跃,用悲凉取代世界的肮脏。
有的时候,乐观的人希望世界美好,让欢笑替代心中的泪水。
当风微微吹来,一双虔诚的双手正在向你伸去,在身后慢慢地推进,那种婆娑的目光抚慰着你面颊的那一刻,你我都脱俗超凡。
这个曾经肮脏的致人崩溃,神经中断,大脑迸裂的世界,在一双有力大手的掌控下,乾坤扭转,云开日朗,清明纯净。
一切随风飘去,带走了一种腐臭的味道;一切迎面飘来,将悲凉幻化成温馨。
眺望着,期盼着,一个宁静的天空出现在头顶:
风吹过,雨落过,太阳出来云开雾散,天亮了。
释然后,为摆脱自我约束的精神枷锁而欣幸,我感觉我越来越接近了精神的天空。
【作文点评】亮点一:此文的内容符合材料的中心。围绕自己心路历程展开,完成了心理活动的全过程。亮点二:表达对灵魂生活珍爱,把灵魂生活看得更高贵,更全美,达到自我完善的精神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