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永久的悔》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3-13


《永久的悔》课堂实录

 

时间:2013.4.22   地点:名师工作室   班级:八三班  

执教:孙老师    课题:《永久的悔》

 

师:(出示大屏幕:)看到这三种颜色,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鸡蛋。

生2:我想到了太阳。

生3:我想到了一天中的太阳。早晨是黄的,中午是红的。傍晚是白的。

师:一位老人,当他看到这三种颜色的时候,却让他联 到了自己一段抱恨终身的事情。

(大屏幕展示,指明朗读作者资料)

师:季羡林不仅是语言大师。当他83岁时,提笔写下了《 永久的悔》

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永久”是“永远”的意思。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为什么是“永久的悔”。   

生2:我想到了作者的“悔”是什么。

生3:我想到作者为什么要写下这篇文字?

师:刚才自我阅读了,我现在检查一下自我阅读的情况: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而悔?后悔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生从文字找)

生1: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师:作者在第二自然段直言不讳地说,“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们可不可以说作者不该离开故乡,更不该离开母亲?

生:可以。

师:现在看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而“悔”?

生:因为作者小时候不理解母亲,不关心母亲。上高中时理解了母亲,却没有条件孝敬母亲。发誓要等自己独立后迎养母亲,可未等迎养,母亲就去世了。

师:作者为什么要等到他大学毕业?指明朗读倒数第二自然段

作者说立下誓愿,有一天找到工作,要迎接赡养母亲,可是还没等到他赡养母亲,母亲就离开了他。用古人的话说就是——

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师:所以这件事让作者生后悔,那么,让作者终身后悔的事情是什么?作者后悔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生:是未能迎养母亲,未能敬孝。

师: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肝肠寸断的情怀。这是作者最直接的感情表达。可是,作者后悔的表现是什么?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生:第七自然段。现在回想起来母亲尽一点都没吃。所以作者后悔当时没有关心母亲。

师:母亲把好吃的都给我吃了。还有吗?

生:第四自然段。家境贫穷。

师:是不是还应该有?

生:第六自然段,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

师:这些和“悔”有什么关系?

文中红的,白的,黄的在文中指什么?请大家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生读书思考。师巡回,评点:我们同学做的非常好,一边在阅读一边子啊思考,勾画。)

师:我们一起看第一个问题。

生:“白的”指白面做的馍馍,特别好吃。“黄的”小米面做的,不好吃。“红的”指高粱面。

师:他说“黄的”有棒子面。什么是“棒子面”?

生:玉米面。

师:“红的”是高粱面。太难吃了。那么这些和作者心中的“永久的悔”有什么关系?

生:不但连“白的”,其他“黄的”母亲也从没有吃过。她能吃到的只有红色的高粱面。收成不好时他们连黄的也吃不上。由此表现生活艰苦。

生2:母亲一个字也不识。对比,突出母亲艰苦。

师:才更加体现了作者心中的悔。 我们前学了一首诗歌《大堰河》。

还有吗?

生3:母亲那么苦,却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予了我。可我到后来没能赡养母亲。

师:母亲对儿子心中也是一份内疚。哪里写到了?

生1:第六自然段,作者说了原因。

生2:母亲没有尝过其他好吃的,都给了我,连黄的都很少吃。

师:刚才他说了,作为一个孩子关系的是吃的。今天的我们,超市里吃的琳琅满目。而对于季羡林来说,“黄的”,“红的”这些指代的是吃的。这种表现手法叫“借代”。

生:在当时月饼是很神奇的东西。

师:她没有注意到我蹲在石头旁吃。这么明显的动作。还有吗?

生:这三个东西我都吃过,可母亲没有吃过,而且他每次吃时想不搞母亲有没有吃。

师:这是孩子很正常的心理。可是对于季羡林来说,正是因为他当时没有注意到。“民以食为天”。当时的社会中,可以看出条件非常艰苦。

生:课文第四自然段,两家都穷的够呛。

师:在旧社会,大部分劳动人民都很艰苦。以作者越是想到母亲所受的苦,后悔的情感就越是深刻。母亲多少年来的生活那么艰苦。那么母亲仅仅受的是身体上的苦吗?

生:还有精神上的。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我一辈子没有见母亲笑过。

师:在什么情况下竟然一辈子没有笑过?

生:“早知道送出去不回来,我就不该送出去。”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日思夜想。作者到济南学习,再没回来,他与母亲相处的时间非常短。可见母亲对他非常思念。

师:母亲之所以一辈子没笑过,归根结底是没有吃的,生活苦吗?不是,是因为思念儿子。想笑也笑不出来。
之前交代了他家贫无立锥之地。什么是“贫无立锥之地”?

生:就是穷得连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没有。

师:母亲因为家境穷。通过本文,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季羡林的后悔之情。可是,当他上大学期间,母亲却离他而去。当他千里迢迢回到家乡,看到的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棺材。作者仅仅是对母亲的“悔”吗?还有什么?

生:还有自责,内疚。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倒数第二自然段。

师:请你来朗读。

(生朗读)

【学生朗读非常有感情,可见学生已经进入了文本,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

师:刚才她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岂一个好字了得?

生:有感情。

师:非常有感情,但有一个字读错了。是懵懵懂懂中的“懵”。
【对学生的评价有根有据,且非常中肯】

师:那么,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有哪些?

(板书:悔   内疚    自责)

师:作者对母亲的记忆模糊又深刻?这怎么理解?

生:母亲对我的好都留给了我。我很深刻。

师:哪个母亲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就是因为母亲想让我过上正常人能过上好的生活。尽管作者还小,但这种感情还是音绕在心田。但当他还没有能力。所以除了后悔,更有愧疚,自责。

现在请大家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的原

因。

生1:第一自然段。这段可以看出,三个“最”、一个“片刻”没离开过他的心。可见他在望九之年。对母亲的怀念非常深刻。

师:望九是什么意思?

生:是“接近九十”的意思。

生2:第四自然段最后的部分。母亲一生走的最长的路是五里路。可见母亲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家里,由此可见母亲一辈子受的苦之多。

生3:“早知道送出去……”可见母亲也非常后悔。

师:发自肺腑。

生4:第十自然段。我感动是因为作者说看到像撞死,特别后悔,来母亲身边只待了六年,一个孩子在母亲身边是最好的。母亲活着时没能尽孝。

师:文中让我们感动的地方非常多。

师:2009年,作者季羡林与世长辞。按他的意愿,他的骨灰回到了母亲身边。这是一种何其质朴,又何其伟大的爱。在他身上,我们

回顾我们自身,体悟深情。你有没有过惹妈妈生气?我们班谁最乖?

生1:我们每次说我妈,过后我会想,她毕竟是我妈,我不该说她。

师:当母亲说我们时,我们总是会有冲动的表现,其实我们只有多和父母沟通。

作业:亲情日记。请发自内心

(在满文军母亲歌中,教师朗诵。结束课程)

【教学方法:问题导读法。选择准确,运用灵活。】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永久的悔》问答练习题
《永久的悔》ppt课件(24页)
《永久的悔》教案5
《永久的悔》问题学案
《永久的悔》ppt课件(17页)
《永久的悔》ppt课件(19页)
《永久的悔》ppt课件(32页)
季羡林《永久的悔》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永久的悔》课文阅读
《永久的悔》复习笔记
《永久的悔》导学案
《永久的悔》说课稿3
《永久的悔》说课稿2
《永久的悔》练习题
《永久的悔》ppt课件10
《永久的悔》ppt课件9
《永久的悔》导学案
《永久的悔》学案
《永久的悔》读后感
《永久的悔》ppt课件8
季羡林《永久的悔》原文全文阅读
《永久的悔》综合练习
《永久的悔》ppt课件7
《永久的悔》ppt课件6
《永久的悔》ppt课件5
季羡林《永久的悔》mp3音频课文朗读
《永久的悔》《铁骑兵》教案及练习
《永久的悔》flash音乐素材
《永久的悔》说课稿
《永久的悔》教学设计4
《永久的悔》ppt课件4
《永久的悔》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永久的悔》课件3
《永久的悔》ppt课件2
《永久的悔》课件1
《永久的悔》同步练习
《永久的悔》重难点分析
《永久的悔》教案3
《永久的悔》教案2
《永久的悔》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