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下 >>
《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5-02


  (一)
  师:这段时间有没有关注玉树地震灾情?
  生:有。
  师:玉树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很多人都在和时间赛跑,帮助受灾的群众,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视频,就是讲的人们怎样和时间赛跑的故事,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哪些人和时间赛跑?
  (生看视频)
  师: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人和时间赛跑,他们正在做些什么事情?
  生:武警官兵在和时间赛跑,尽快救出伤员。
  生:全国人民在和时间赛跑,把每一位玉树地震的灾区人民从死神手中一个一个夺回来。
  师:说得真好,从死神的手中夺回生命。还有看到了哪些人在与时间赛跑?
  生:玉树救灾的群众争分夺秒地把救灾物资送到灾区。
  师:“争分夺秒”这个词就是和时间赛跑。说得真好!
  生:共产党员在为灾区人民加油!
  师:共产党员,其实很多不是共产党员,其他地方的群众包括我们很多同学,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座的老师们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和时间赛跑。很多人的生命就被夺回来了。时间就是生命!
  师:同学们,咱们刚才观看了一段视频,算是我们课前的热身。现在正式进入课堂,好吗?
  生:好!
  (二)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一篇课文,它的题目就叫《和时间赛跑》,看老师写课题。
  (师写课题)
  师:“赛”字有没有学过?注意不要写错!
  生:学过!
  师:先写一个宝盖头,注意下面一横稍微长一点,撇捺要舒展,下面是一个“贝”。
  师:一起读课题,预备起!
  (生读课题)
  师:读课题的时候要读得短促,和时间赛跑,预备起!
  师:这篇文章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林清玄写的(板书:林清玄)课文写的是林清玄读小学三年级时候发生的事情,那么对时间的认识今天的我们和林清玄当时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和时间赛跑》。大家预习过没有?
  生:预习过了。
  师:读了几遍?
  生:三、四遍。
  师:预习工作一定要做充分,学习才更有效率。现在,就让我们再次预习。再次预习时可以不用读全文,将难读的句子或你认为重要的段落多读几遍,然后边读边想,想不明白的地方做一个记号。开始各自读书!大声地读,不用读全文!
  (生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请大家边读边想,在想不明白的地方做一个记号。我看好多同学都在读第四段,其实文章中还有一些段落也很难理解,请再读读,细细地想想,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生继续读文,师巡视)
  师:真好!同学很会学习,每一个同学都在文章里提出了一些问题。谁愿意来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段)
  师:整体读得很不错,想一想哪一句你还没有完全读正确?(生自己纠正,师帮助纠正。)
  师:为她鼓掌,这位小朋友开始读的时候没有读对,通过自己的努力读通顺了,读书就应该这样,不能囫囵吞枣,不能马虎,读不好就停下来再读,好不好?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忧伤”,一起读一遍!
  生:忧伤!
  师:这个“忧”字,张老师把它的“祖先”给带来了,“忧伤”的“忧”字金文是这样写的——
  同学们仔细观察,仿佛是谁在干什么?中国很多汉字是象形字,谁看出来了?大胆猜一猜!
  生1:一个人在擦眼泪。
  生2:鸟儿在树上哭。
  师:哈哈!是一个人在不断地挠头发,心里烦哪!人一烦起来就挠头发,心里很烦闷,忧伤!
  师:再看,后来这个字又变了,变成了繁体字——
  上边部分是一个鼻子,中间是人心,下面是脚,人站在那里有着沉甸甸的心事,忧伤啊!后来变成了简化字“忧”,你看这个“忧”字,还是跟心有关。
  师:哪位同学再读文章的第二段?能够正确流利读书的同学我最欣赏!
  (生读第二段)
  师:声音很响亮,尤其是最后一句话,读得特别有感情!
  (师纠正生再读)
  师:这段话连起来一起读!
  (生再读)
  师:你们的集体朗读很有感情,个别读要更自信,这一段也有一个词语是表达心情的,哪一个?
  生:哀痛!
  师:先观察,中间有一个口。衣服的“衣”字拆开来。哀,原来怎么写的呢?张老师也把它的祖先带来了,请看——
  上边是一个屋顶,中间这个方框表示人头,底下表示人趴在地上,伤心地哭泣。那是因为,家里发生了灾难,死了亲人,很难过,这就是“哀痛”!就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我们都很“哀痛”。
  师:同学们连起来想一想,看看课文中谁因为什么事情而忧伤、哀痛呢?
  生:因为作者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
  师:外祖母是谁知道吗?外祖母就是外婆,哪一个外婆不疼爱我们呢?所以忧伤,所以哀痛!
  师:一起再来读第一、二两段话,把忧伤和哀痛读出来!
  (生读一、二两段)
  师:第四段谁接着往下读?
  (生读第四段)
  师:这位同学能把这段话读得意味深长。第五段谁来读?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上课就需要这份自信!
  (生读第五段)
  师:你的朗读抑扬顿挫!真好!第六段谁接着读?
  (生读第六段)
  师:好,多练练你一定能读得更好,刚才那段话中还有这些词语要关注,一起读!
  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师:想一想这八个字讲的是什么意思?
  生:这八个字讲的是时间过得很快!
  师:你特别从哪两个字读出了时间过得很快?
  生:“似箭”和“如梭”。
  师:谁知道什么是“梭”,你见过吗?
  生:见过,就是织布时在织布机里来回飞得很快的梭子。
  师:你看,老师把梭带来了,(屏显)织布的时候穿上穿下,动作非常快,这里把什么比作梭?(太阳和月亮)还从哪一个词看出时间的快?
  生:箭!
  师:对,射箭的动作非常非常快,一起读!
  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师:这两个词语一般是放在一起用的,这段话当中还有一句话也说明了时间过得很快的,你能找出来吗?
  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这里除了讲时间过得很快之外你还明白了哪一点?
  生:过去的光阴很难再回来了。
  师:你的意思讲得比较含蓄,我明白了,谁能把他含蓄的意思直白地表达出来?
  生:时间很珍贵。
  师:特别从哪里读出了珍贵?
  生:寸金。
  师:特别是哪里点明了时间很珍贵?
  生: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寸金能不能买到光阴?(生:不能)一丈金能不能买到?(生:不能)好几十吨重的黄金能不能买到光阴?(生:不能)
  师:所以这就是时间之珍贵。真好!大家理解很到位。还有两个词语:
  庭院狂奔
  一起读!
  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庭院狂奔
  师:谁再接着往下读课文,请没读过的同学。
  (生读第七段)
  师:第八段最长,这段谁来读?你推荐谁来读?
  生:我希望我们的班长来读。
  (班长读第八段)
  师:虽然你的嗓子跟张老师一样沙哑,但是读得很动情,真好!下面一段话谁来读?
  (生读第九段)
  师:同学们,最后一段有一个词语,也是需要读正确的:假若,一起读!
  生:假若
  师:这一段话当中有一个和“假若”一词意思相近的,你找到了吗?
  生:如果。
  师:请大家把“假若”和“如果”调一个位置读一读。(生读)
  师:课文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不用两个“如果”或者两个“假若”?
  生:这样,就重复了。
  师:所以同一句或同一段话里,有时候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选择相近的词语。
  (三)
  师:刚才,我们把书完整地读了一遍,大部分的同学读得正确流利,不通顺再练练就行。读书就应该这样,扎扎实实,不能放过任何一句话。读完了之后,我们要提出一些不太明白的问题。先同桌交换一下意见,有些问题能解决的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再提出来。
  (同桌间交换意见)
  生:第五段我不太明白。
  师:整段不明白?每一个字都不明白吗?(生摇头)那你把不太明白的地方说出来。
  生: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
  师:你想说的是什么?
  生:为什么让我感到可怕?
  师:对啦,这就是提问题,把问题提清楚需要思考。还有哪些同学也提了这个问题?(提了这个问题的同学纷纷举手),拿起笔,将这个问题划下来。
  师:还有谁接着问?
  生:为什么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生:为什么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不做自己的作业?
  师:一般你们只做自己的作业,做了五年级的作业要批评的(笑)。还有问题吗?
  生:为什么第二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生: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的心里有什么说不出的滋味?
  师:同学们刚才提了不少好有问题。我帮你们梳理一下:不少同学的问题集中在第五段,是关于爸爸的话引发的思考;还有同学的问题是在第七段,关于老鸟,小鸟的问题;还有同学的问题集中在第八段:为什么三年级做五年级的作业;第九段的“很小很小,用途很大很大”;第十段“为什么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师:同学们,接下来,你们坐好。张老师一个一个问题帮你们解答,你们拿笔记下来好不好?
  生:好!(做拿笔记答案状)
  师:我才不告诉你们答案呢!(台下笑)问题要靠谁去解决?
  生:自己。
  师:对!自己读书思考。有些问题你读着读着,自己会豁然开朗;有些,需要我们一起探讨。好多同学的问题都集中在爸爸说的那个“谜”,那我们先来揭开这个谜。你认为要研究爸爸所说的这个谜,要读懂哪一段?
  生:第四段。
  师:下面请同学把第四段认认真真地读两遍。第一遍读,边读边思考:爸爸说了几句话?哪一句话才是真正的谜,把这个谜找出来;第二遍读,这个谜你能解开吗?读两遍,把课文读好!
  (生读课文一遍后,不约而同地停下了)
  师:肯定只读了一遍!我刚才说读几遍?你们真的是“和时间赛跑”,(笑)再读一遍吧。
  (生再读课文)
  师:两遍读完了,谁告诉我爸爸跟我说了几句话?
  生:四句。
  师:你认为那句是谜?
  生:我认为是第一句。
  师:有赞同他的请举手!只有一个同学认为这是一个谜。
  生:我认为最后一句话是这个谜: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生:我认为是这句“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师:还有没有认为是第三句的?(无人举手,看来学生对这个总分段式还没有很好地把握)
  师:同学们,这四句话当中究竟哪一句是爸爸说的这个谜?仔细地想一想,刚才那位同学读的“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其实在什么地方也说过这句话的意思?那位同学聪明,一下子找出来。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指另一学生)你说是不是?
  生:是。
  师:外祖母也是时间里的事物,那么我现在问你(老师面对刚才说最后一句话是爸爸说的谜的那位孩子),这段话的哪一句是爸爸说的这个谜?
  生:这段话的最后一句。(该生坚持己见,台下老师笑)
  师:还是最后一句?有没有跟他不同意见的?请举手!
  生:我认为是第一句。
  师:为什么?
  生:因为后面的话都是围绕“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来写的。
  师:你上来去跟刚才那位同学说,你说说服他。
  生:(学生走到刚才那位孩子跟前)因为这一段后面所有的话都是围绕第一句“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来写的。你明白了吧?(台下笑)
  师:明白了吗?
  生:勉强明白了(笑)
  师:下课的时候我们再深入地来研究这个问题好不好?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第一句话。
  (生读第一句)
  师:这句话就是爸爸想告诉我的谜。
  师:作者当时读小学三年级,还不能理解,我们能理解这个谜吗?
  生:你的时间过去了,你就不能再回到过去的时间里了。
  师:你把爸爸的谜稍微展开了一下,有点懂了。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不会回来了,外祖母的时间她都带走了。
  师:是时间把外祖母带走了?还是外祖母带走了时间?
  生:外祖母把时间带走了(笑)
  (师板书:时间带走)
  师:哦,应该是时间带走了外祖母。时间还把什么给带走了?大家继续读这段话。
  生:时间把昨天带走了。
  师:谁的昨天?
  生:作者的昨天
  师:时间还把什么带走了?
  生:时间还把爸爸的童年带走了。
  师:你能够从“时间带走了谁”入手,初步理解了这个谜。你是有功之臣!(笑)
  师:时间带走的仅仅是“作者的昨天”,“爸爸的童年”和“外祖母的生命”吗?
  生:还带走了时间里所有的事物。
  师:是不是一个人的所有事物?
  生:所有人的昨天,所有人的童年,所有人的生命。
  师:好,带着这样的理解,一起把爸爸说的这番话读一遍。要读出你们的理解。
  (生齐读)
  师:作者的爸爸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为什么先说昨天,再说童年,最后说外祖母的一生呢?比如我把爸爸说的那段话改过来,先说把外祖母的一世带走了,再说把爸爸的童年带走了,再说把作者的昨天带走了,想一想。这样行吗?
  生:因为作者的昨天很短,而爸爸的童年没有外祖母的一生长。
  师:恩,很好,还有谁想到了什么?
  生:我认为爸爸先说短的时间,再说长的时间,昨天比童年短,而童年比一生短。
  师:说得真好!昨天悄悄地过去了,童年悄悄地过去了,一个又一个童年过去了,悄悄地,一生也过去了,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无情地把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带走了,永远不会回来了……(长时间停顿)
  师:同学们,时间就是这样的无情,它带走了每个人的昨天,每一个人的童年,每个人的生命,带走一切的一切!(教师依次将板书中的“昨天”、“童年”、一生擦去,换成“一切事物”)
  师:就是今天上的课,终将也会被时间带走。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这段话。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音乐起,教师深情范读)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在读这段话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跟你们的朗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老师在读的时候声音是成熟的,而我们……
  师:你的耳朵听得非常真切,因为我的年龄就比你们成熟(笑),你想说的其实是,我的声音很深沉,对吧?
  生:对。
  师:恩,声音深沉,是因为我理解得深。还听出了什么不一样?
  生:老师你读得很有感情。
  师:因为我经历了四十个春秋,我对时间的理解比你们深刻,所以我能读得有感情。除此外,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在这番话的时候,将一些词语读得很轻很轻?
  生:老师,我发现你把三个“永远”读得很轻很轻。
  师:真会听!是的,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段中像“永远”一样反复出现的最能表现爸爸感情的词?
  生:再也。
  师:“再也”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
  师:还有,文章反复出现了一个字,那就是——
  生:了!
  师:大家数一数,有几个“了”字?
  生:共有5个“了”。
  师:同学们,不要小看这些文字。它们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如果没有了这些字,这段话的魅力就没有了,不相信你读读看。(屏显示对比的两段文字。左边一段,是去掉“永远”、“再也”、“了”等词语,右边是原文)老师读左边,哪个同学想读另一边的句子你就举手,把你的感情带进去,特别注意红字。
  (师生对比读书,老师的话语因为没有了这些词语,显得平淡,而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这段话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时间是永远不会回来的。
  生:我体会到了一种时间一去不回的痛。
  生:我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
  生:我体会到了时间在悄然地流逝,爸爸很无奈。
  师: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和词语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淡淡的伤感都写出来了。这就是林清玄这样的散文大师的魅力!这样的文字我们要一读再读。拿起书,把这段话读好,特别注意“永远,再也”,可以重音轻读。
  (生读第四节)
  师: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往下读——(生读完第五节)
  师:(来到当时提出关于“可怕”这个问题的学生身边)你站起来,你说说为什么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
  生:因为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包括我的昨天,爸爸的童年,外祖母的一生——
  师:也包括——
  生:也包括林清玄自己,最终也会被时间带走,所以他感到很可怕。
  师:理解得真好!谁提出“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是什么?请你来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生:一种很难过的滋味;愧疚的滋味;忧伤的滋味……
  师:很多很多,说不出来那就读出来吧!
  (生读第五节)
  师:同学们,外祖母的突然离世,和爸爸那番意味深长的话,对我的触动很大。从此,他所看到的平平常常的事物,都和过去不一样了。每天升起的太阳在他眼里不一样了,谁来读第六段?
  (生读第六段)
  师:这段话中也有一个“永远”,你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
  (生读最后一句)
  师:每天在空中飞来飞去的小鸟,在他的眼里,也不一样了——(请课前提出“为什么不是老鸟而是小鸟?”的问题的学生,站起来读这段话)
  (生读第七段)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为什么天空中飞过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
  生:我明白他其实想说时间过得很快,老鸟也会跟外祖母一样去世,而生下来的小鸟宝宝也会像老鸟一样再次飞过这条路线。
  师:而这只小鸟再次飞过这条路线的时候,也许又变成老鸟了,飞回的时候,的也许又是一另只小鸟了。你理解得真好!同学们,无论是你的昨天,爸爸的童年,外祖母的一生,也无论是沉下去升起来的太阳还是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小鸟,它们都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
  (音乐起,屏幕用诗歌的方式呈现第四段)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
  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你的昨天过去了,
  它就永远变成昨天,
  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
  现在再也不能,
  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
  有一天你会长大,
  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
  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
  也会像外祖母一样
  永远不能回来了。
  师: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生读完第六、七小节改编成的诗歌)
  师: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把课文读成了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时间》;读着读着你也许想起了,身边的很多事物也永远不会回来了。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看到第二题:仿照6、7段的写法,写几句话。写一写在你眼里哪些事物跟昨天不一样了。
  (生在淡淡的背景音乐中书写,师巡视)
  师:请一些同学来读读自己的诗句。
  生:夕阳落山了,我看到天边挂起了晚霞,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夕阳,但永远也没有今天的夕阳了。
  生: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就知道,明天走过这条路线的也许是老师而不是同学了;每天我都会观察我家的花,昨天刚刚长叶,可能今天就是一朵美丽的花,明天就会干枯了。
  师:是呀,花无重开日。
  生:我每天在教室里上课,只要下课铃响,就知道这节课结束了,虽然明天还有这个时间段的课,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课了。
  师:包括今天我们的课永远也不会回来了,我再也不可能给你们上《和时间赛》了。
  生:我每天经过小溪边,溪流慢慢地流走,我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溪水,但今天的溪水再也不会从这里流过了。
  师:是啊,人永远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溪流!
  生:昨天在溪水中欢畅地游过一条小鱼,今天,也照样有小鱼游过。但是,在溪水中游过的也许不是昨天的小鱼,而是一条老鱼了。(笑)
  生:昨天,玉树还是一座美丽的天堂,但今天,刹那间变成了看不到边的废墟了。
  师:也许玉树可以重建,但很多人再也回不来了!(长时间沉默)
  (四)
  师:同学们,这就是时间!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到明天,最终把一切都给带走了。但是林清玄和我们一样,并不是一味地在时间面前忧伤、悲哀、着急,他选择了和时间赛跑。请同学默读文章剩下来的部分,拿起笔,你从哪些地方读懂了林清玄一直和时间赛跑?
  (生默读,师巡视)
  师:你从哪里读懂了林清玄一直和时间赛跑?把自己的发现与大家分享。
  生: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
  师:还有吗?
  生: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
  师:常常,也就是一直和时间赛跑。
  生: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我从“常把”和“每一次”看出他一直和时间在赛跑。
  师:是你提出“为什么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这个问题吗?你现在谈谈你的理解。
  生:他不想让时间白白溜走,想超前学习,提前赶上哥哥的进度,这也是与时间赛跑的一种行为。
  师:对啊,和时间赛跑,就是今天做好每件事,还可以提前做明天的事。还从哪个地方读出了一直在和时间赛跑?读书要细心,可以从第九段中找一找。
  生: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受益无穷。
  师:特别从哪个词语看出?
  生:后来的二十年里一直和时间赛跑
  师:正因为一直和时间赛跑,所以受益无穷,也就是收到了很多的益处。
  师:读一读倒数第二段吧——
  生:“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这句话我想借助一段资料帮助大家理解。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
  10岁:立志做一名作家;
  17岁:发表第一篇作品;
  30岁:获遍台湾重要文学奖;
  57岁:写出了100多本著作;
  生命在继续,写作也在继续……
  (演示文稿伴随音乐,展示林清玄不同时期的作品封面,滚动播放)
  师:现在,你一定明白了,“为什么那几步很小很小,但用途却很大很大”了吗?(请刚才提问的孩子回答)
  生:如果和时间赛跑的话,看起来,每天只是多做了几件事,但是日积月累,就很了不起了。就像林清玄,40年时间,写出了100多部作品。这就是“用途很大很大”。
  师: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大家想见他吗?
  生:想!
  师:老师在2008年时在绍兴见过林清玄,还请他签过名。那次会上,他走上讲台,(屏幕打出林清玄的头像——秃顶,未老先衰的样子,孩子们都笑了)底下很多老师那天都像大家一样哗然失笑,林清玄很坦然地说,我知道你们看了我的样子一定会笑,你们一定在想:林清玄怎么可以长成这样?(笑)然后他又摸摸自己的额头说,如果你们也像我一样,不到40年的时间,写了100多本书,也许你们这里比我更荒芜。台下又一阵哄然大笑。
  师:同学们,你现在再来读读这句话,关于时间,关于生命,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拿起笔,翻到作业纸,把你的想法和林清玄伯伯倾诉吧……
  屏显:
  林清玄伯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读者:
  生:林清玄伯伯,您让我深深地理解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我一定会像您一样和时间赛跑!
  师:对,不让生命虚度,和时间赛跑。
  生:林清玄伯伯你真是太伟大了!我也要拿五年级的作业来做,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您的的文章让我受益无穷。
  师:一生都会记住这篇文章!
  生:林清玄伯伯你写了百多部书,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要向你学习,不让时间白白浪费,做时间的主人。
  师:说得好,做时间的主人。
  生:林清玄伯伯,你是一位散文家,写了这么多篇散文,我真佩服你,我要像你一样跟时间赛跑,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
  师:只有珍惜时间,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无比充实。
  生:林清玄伯伯,时间就是生命,你这篇文章让我更加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珍惜每分每秒,不不让时间白白流失。
  师: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悟,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其实,林清玄在文章的结尾把我们的感悟都写出来了,一起读!
  (生读结尾段)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是林清玄三十岁写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度过了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岁……一直到四十岁,10年过去了,他对时间又有了新的认识,又写了一篇跟时间有关的《和太阳赛跑》,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其中的片段吧——
  到了四十岁,可能说不出“我跑赢太阳了”这样有豪情的话。
  但是,每天我起床的时候,对着镜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自己的影像说:
  “嗨!让我们今天来为生命创造一点什么吧!”
  我,宁与微笑的自己做拍档,不要与烦恼的自己同住。
  我,要不断地与太阳赛跑!不断穿过泥泞的田路,看着远处的光明。
  ——节选自林清玄《与太阳赛跑》
  师:同学们,虽然时间会把一切带走,但只要我们一直和时间赛跑,只要我们微笑着与自己同在,与太阳赛跑,不断地穿越泥泞的路,看着远处的光明,那么我们就可以成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时间赛跑》读后感(2篇)
《和时间赛跑》课堂实录
《和时间赛跑》教学反思(2篇)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3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2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
《和时间赛跑》ppt课件3
《和时间赛跑》ppt课件2
《和时间赛跑》ppt课件1
《和时间赛跑》教案4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3
《和时间赛跑》教案2
《和时间赛跑》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