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2016届高三升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08-20 |
河南省林州市2016 届高三升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 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3.答题全部在答题纸上完成,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周易》的前生今世 《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因为共有10 篇文字,故又称《十 翼》。《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 自从阴、阳爻由数字中归类抽象出来之后,很自然地固定为六十四个六爻卦体,对这些 卦体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给予一个卦名,便诞生了第一部《易经》。据史传,这第一部 《易经》诞生于夏代初期,其名为《连山》。夏代之前,洪水泛滥,人或为鱼鳖;大禹治水, 洪灾顿息,舜将帝位禅让于禹,建立夏朝。由于长期的洪灾,人们对赖以避难的高山心怀感 激;洪灾之后的渔猎生活,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 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在对六十四卦排序之时,象征山的“艮”卦名列榜首,也就顺理成章。六爻重卦“艮”是由两个经卦“艮”相重而成,象形山连着山。所以,夏代制定的以“艮”为首卦的《易经》,便取名为《连山》。我国最早图腾对象“山”,也因此可以确认。由渔猎社会转向农业社会,也是在以“山”为崇拜对象的夏代。个中原因,显然是洪水消减之后,人们纷纷从山上下来,在平原上安营扎寨的缘故。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粮”的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的观念随着农事活动的深入展开而得以确立。 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编。由于古籍资料 的残缺,我们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但是从商朝初期诞生的第二部《易经》称名《归 藏》,可以确定这部《易经》的首卦已由“艮”改换为“坤”。坤为地,以“坤”为首卦的《归藏》,表达了商代先人对大地的崇拜,我们祖先由此进入第二个图 | |
| 标题: |
河南省林州市2016届高三升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666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