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上 >>
《小小的山村》教案3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8-14


 
  这篇课文出自长春版第五册第四版块。本组教材以“美丽的乡村”为主题,由《小小的山村》、《乡村里的大花园》、《我从山里回》和《窗外》四篇课文组成。这4篇课文通过不同的体裁,描写了乡村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小的山村》是一篇散文,作者用设问句开篇,描绘出小山村的总体特点“山环水绕”。接着伴随着作者的脚步把我们带入了美丽,恬静的乡村世界。先介绍特点,它那么小,坐落在深深的山谷里,接着介绍了在峡谷里行走所听到的声音,在山道口所看到景物:房屋、清泉、牛羊、层楼,有动有静,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最后用作者用贴切的比喻、拟人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小小山村的热爱之情。
  语文课标中,对中年段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小的山村》这篇课文作者用准确、生动的文字向我们展现出了清新、自然的山村美景。从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小山村美景的赞美,对小山村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字。掌握一个多音字“舍”。
  2、通过品析好词佳句,了解小山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3、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喜爱乡村,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初读文题《小小的山村》我们会被题目中“小小的”这个词所吸引,它强调了山村的“小”,不仅引起我的思考,小山村“小”到什么程度?究竟什么样?它会让学生自主地带着这样的疑问走入文本,在细细品读中学生们会发现在山村“小小的”背后蕴藏着纯净的,清新的,毫无雕饰的山村美景。蕴藏着作者对“小小的山村”的热爱、赞美之情。
  一、顺应作者思路,体悟文本内容。
  叶老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唯有遵循作者的思路,才能真正认识作者的意图,做到完整解读文本。
  整篇文章由7个自然段组成,在教学中师生合作理清文章的脉络。
  梳理文章的脉络:
  1、总体介绍小山村的特点。
  2、具体介绍小山村的特点。
  3、走进小山村听到、看到的美。
  4、表达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
  体悟文本内容:
  1总体介绍小山村的特点。
  第一小节“你爱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吗?”作者以设问句开篇,总体介绍小山村的特点“山环水绕”。“山环水绕”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青山连绵起伏,环绕四周,清澈的溪水潺潺的绕村而流。
  2、具体介绍小山村的特点。
  第二小节作者用“群山环抱”“不容易发现”“坐落在深深的山谷”形象生动的介绍小山村的特点。“深深”这个词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出示解释:a、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b、深度。c、深奥.d、感情厚。请学生结合课文选择让学生感悟到要走很远很远才能发现它,进而体会山村的“小”。
  3、走进小山村听到、看到的美。
  文章中第三至五小节描绘了走进小山村听到的声音:“鸡鸣、犬吠、歌声、铃声”;走近小山村看到的景物:路面、房屋、鸡舍、层楼、清泉、牛羊。有动有静,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4、表达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
  第六小节“我们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抒发了作者对小山村的赞美之情。第七小节“我想,你会爱我们这小小的山村的。”既抒发了对小山村的喜爱,又和文章开头相呼应。
  二、立足语言,感受山村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1、抓住关键词句。
  语文课标中,对中年段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准确生动的词语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更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之一。
  第五小节:“家家户户像贴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贴”字用得准确生动,针对孩子小,远离山村,缺乏生活体验,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过年了,你在家里贴()孩子可能会说贴画,贴窗花等。再读这句话,作者把什么贴在半山腰上?学生会回答(家家户户)那作者把它们想象成什么啦?(把家家户户想象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片;或者把家家户户想象成一件件做工精致的工艺品。)把一幅幅美丽的图片贴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可以引领学生想象一层层房子,由低到高建在山腰上,一层层,一排排,多美呀!这个“贴”字不仅让我们想到是谁用巧手作出这么美的图画,大山为背景,房屋为主题,是质朴的村民和大自然的结晶呀!多么美的景致!这时候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小山村的美,感受对乡村的热爱,积累语言,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2、抓生动的修辞方法和写作手法:
  文章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赞颂小山村的美。
  如:第6小节“我们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作者把小小的山村比作一颗珍珠。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小山村所有的建筑原料都是石头,加之它的建筑精巧,在太阳的照耀下,便会闪闪发光,晶莹闪亮,作者把它比作珍珠形象贴切。加之珍珠的名贵,可见作者对小山村的热爱之情非同一般了。还可以引领走进文本发挥想象,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体会作者把小小的山村比作一件晶莹圆润的珍珠,把这件高贵漂亮的装饰品,别在大山的衣襟上,多美呀!而又是谁巧夺天工,把小山村这颗晶莹圆润的珍珠,别在绿绿的大山的衣襟上。这不禁让人感叹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语言。作者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小山村的美景写得鲜活,立体。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们能不为之陶醉吗?我们能不爱这小小的山村吗?作者的字里行间没有提到一个爱字。多么质朴、准确生动的表达手法。
  三、走出文本,回归表达,实践语言工具性:
  语言文字是工具,不练难以深刻理解,不练难以熟练运用。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因课设练,拓展探究。一句话,就是要把训练练在点子上,练到孩子的心里去。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成为自身的一种需要。
  文中的“那儿,牛羊在山上放牧,清泉在檐下流淌。”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山上还会有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联系生活,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能力。
  结合“村里,路面是用石头铺的……”设计这填空练习:()路面()房子()围墙()鸡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文章品读到此,一幅自然、清新、恬淡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眼前,正是作者金波用质朴、生动的语言把我们和孩子从喧嚣的城市,带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让我们和孩子们,走进自然,纯真、恬静的世界,享受独有的安静之美,从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让自然之美常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写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4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一个粗瓷大碗》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四》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一个粗瓷大碗》教学设计2
《一个粗瓷大碗》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上《一个粗瓷大碗》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8个单元字词盘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2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案1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说课稿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反思2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案1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课堂实录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实录片段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2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一块奶酪》导学案2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识字表
《一块奶酪》教学反思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5
《小小的山村》教学设计2
《小小的山村》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