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种树》说课稿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4-17 |
《猴子种树》说课稿
说教材:
《猴子种树》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教学中我们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说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要有主见,否则什么事也做不成的道理;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蕴含的寓意。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知道,以学生最熟悉的话题引入课文,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本文时,我们以谈话的方式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么?让学生充分的说。然后顺势导入:有这样一个小猴子也很喜欢吃水果,它种了许多果树,结果怎么样?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二年级仍然是字词认读的重点阶段,本环节的安排是熟悉生字词为本课的顺利学习做好铺垫,也完成了学生的词语积累。
三、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全方位的接触文本,感悟文本,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当教学课文内容时,我们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了解猴子种果树的经过和结果,明白做事如果急于求成,没有主见,到头来什么事都办不成的道理。
在学习课文的第二至八自然段时,我们根据课文三层意思内容相近和叙述形式相似的特点,先扶后放,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认为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时候要以扶为主,提出问题: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乌鸦是怎么对猴子说的?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先读,再让他们思考。对于后两层意思,我们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读,去悟,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反馈评价。在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读时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读出猴子急于吃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情态。同时注意读出三种鸟的语言个性。最后在朗读的基础上演一演。另外,本文中有三句农谚:“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让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理解,及时插入学习链接,并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四、拓展
这个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对课文寓意的巩固,引领学生再次来体会做事要有主见,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成功。
总之,本节课我采们用以读代讲,以讲促读的办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指导读,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此外,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探讨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说板书:
好的板书应该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们的板书的设计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来变化的,更加切合故事的寓意。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