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复习题
作者:qishi6788029  上传者:qishi6788029  日期:19-12-13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尊称为“亚圣”,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后人把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体裁:语录体散文。
3.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4.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 下同。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20)[是]这   (21)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问题: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论证思路:开头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先选取进攻方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再选防御方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论证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然后类推到治国也需要人和,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本文结构:总分总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有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的逻辑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环环相扣,所以不能颠倒。
4.本文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5.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是借论战来阐明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标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复习题
文件大小: 12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qishi6788029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x课件(1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x课件(49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课件(2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课件(6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课件3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课件2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教案1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课件1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小测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