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余秋雨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4-22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余秋雨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克服自己的浮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社会问题,也是人心治理的关键。
对于年轻人来说,心能静下来,才华和潜能才能发挥出来,不然,一切的才华反而将束缚人的发展。
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创造了生,也创造了死。心的第一个层面是“凡夫心”,这是会思考、谋划、欲求、操纵的心,会暴怒的心,忧郁不定、反复无常的心。但此外,我们还有心的本性,这是永恒的,不被死亡以及任何外界事物触及。
说到底,心性就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历史上的圣人先哲,用了不同的名词来修饰他们所悟到的真理,但他们都是在阐述基本的心性。超然客校对
基督教徒称之为“罪”,印度教徒称之为“梵”,佛教教徒称之为“空”。所有的宗教,都肯定有一个基本的核心,并要求他的教徒用一生演化和体悟这个核心。这核心就是心性。
现代的文明给了我们无穷多的好处,让我们认识了无限复杂的世界,但是另一个方面远远不如我们的祖先,那就是对心灵的认识。
心理学家们把人的思想和情绪进行极其烦琐的分析,这样分析的结果,是将人描绘成了充满矛盾、无限复杂的黑洞。并非说这种种理论不对,而是这些理论的出现,正标志着现代文明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我们正越来越远离单纯的、清激的心灵。
我们平时被种种情绪、 思想和欲望所主宰,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依然能极其清晰地、极其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灵:
可能是在欣赏一支美好的曲子,可能是在宁静清激的大自然流连,可能是品尝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当我们看到雪花翩然飘下,或看到太阳从山后缓缓升起,看到一束光线神秘缥缈地射进屋里,都可能让我们瞥见自己内心深处那无比宁静和美好的地方。
这些光明、安详、喜悦的时刻,都曾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而且美妙得令人难以置信。
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
身居陋巷的颜回,只有粗粮清水但快乐无比;宗教的苦行者,可以在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感受到常人难以感受到的幸福。是的,幸福本身不由你获得多少决定,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了多少。
因为心不曾被正确理解,如同它不了解自己一样,所以产生了不可胜数的哲学观念和主张。更有甚者,因为一般人不了解、不认识他们的心性,所以就继续在三界六道中流浪,经历痛苦。因此,不了解自己的心是严重的错失。
如何改变自己的这种情况呢?
这就要静观自己的内心,这看似简单,其实却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的改变。超然客校对
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从关注向外的索取追求到凝神触抚自己的内心生命。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们回避向内看的生活,因为一般人总有对自己内心的恐惧,更因为我们认为这不重要,留恋刺激热闹、嘈杂忙碌的生活。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向内看被人认为是一种怯懦和消极的行为。是的,我们埋怨着过于繁忙的生活,却继续忙碌着为了能付得起钱去“休闲”,也就是跟随旅行团到某个同样人声鼎沸的地方走马观花。
我们没有真正理解的是,真正的财富、真正的悠闲、真正的风景,都只在人的内心。任何这些景象都可以打开人的心灵,认识到世界上无边无际的苦难。让人从这里了解到这世界广大深远的痛苦,让人的爱在这一刻启动。
慢下来。其实很多人的生活都是慌乱、浮躁的,几乎没有时间来回味、感悟生命的美好。
将节奏慢下来,与自己灵魂互赖的人一起精致地生活。
每日抽出一点儿时间,凝神静观,重新回到我们本初的生命:赤子之心。
在愤怒、贪婪、嫉妒、烦恼、怨恨、欲望、恐惧、焦虑和纷乱时,仔细想想这些是否值得。人有时候得到了某些可以计算得到的好处,却污染了生命源头的活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损失?
在记忆中回想那些给过我们挚爱、关切、帮助的人,重温每一个爱的细节。感激地回想,唤醒我们的爱,想象我们的爱从心中流淌出来,首先从我们最亲近的人开始,然后是亲戚、朋友、熟人、同事、邻居,然后是陌生人,甚至是我们不喜欢或难以相处的人,甚至是我们视为“敌人”的人。
最后,让我们的胸怀在爱中变得越来越广。
文本二:
我以前读《古文观止》,对里面的抒情散文如痴如醉,然后我专门将其中的一些作者的文集寻来阅读,结果我发现那些作者一生并没有写过多少抒情散文,也就是那三五篇,而他几十万字的文集中大量的是诗词、论文、序跋,或者关于天文地理方面的文章。我才明白,他们并不是纯写抒情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
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一些并不专门以写散文为职业的人写出的散文特别好。我读到杨振宁的散文,他写得好。就说余秋雨先生,他也不是以写散文为职业的。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得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摘自贾平凹《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便交代了背景-一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直入主题;结尾则在呼吁倡议中结束,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B.作者并没有对心理学家们进行烦琐分析后得出的理论持否定态度,只是认为其出现标志着我们的心灵日益复杂化。
C.作者在论述人们深刻地感受自己的心灵时,举了欣赏曲子,看雪花飘下等生活事例,自然地引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D.文章在阐述人生哲理的时候善于比较分析,如“凡夫心”“心性”,“罪”“梵”空”,“向外看”“向内看”等。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我们因为一处美丽的风景、一首动人的乐曲、一个亲人的微笑而感到内心宁静美好时,我们的心就彻底摆脱了凡夫之心。
B.颜回是孔门弟子,《论语》说他“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文本- -提到他,旨在论述人在贫穷中也能保持快乐的道理。
C.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人之所以经历痛苦.很大程度是因为不了解自已的心性,具体解决办法便是静观内心。
D.《古文观止》从《左传》中选文最多,它从其中选的《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等文章.都脍炙人口。
8.身处浮躁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浮躁?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4分)
9. 如果要以“佳文之趣味”为题写一篇关于文本一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行文要点。(6分)

 

 

 

答案:

6. (3分)D [解析]文章没有比较分析“罪”梵”“空”三个概念。
7.(3分)C [解析]A项错在“彻底摆脱了凡夫之心”。“凡夫心”是会思考、谋划、欲求、操纵的心,可以超越但不能摆脱。B项错在“旨在论述人在贫穷中也能保持快乐的道理”。文中颜回的事例,论述的是“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D项中《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
8.①静下来,保持心性,感受心灵;②静观内心,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③慢下来,找回本心;④懂得感恩,用爱心治愈浮躁。(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9.①形式之趣味:文章的段落多而短小,活泼自由,易于突出作者的思想,易于思绪的切换与推进。
②节奏之趣味(语言之趣味):文本语言有时是短句,有时是长句,或轻快,或沉重,节奏多变。③闲话之趣味:文中多处运用了闲笔,如谈到“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心灵”后,写了具体的生活画面、大自然的美好瞬间,在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唤起了读者种种体验,令人倍感亲切。(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心灵的呼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陈启文《麒麟的舞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娟《森林》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克·吐温《修表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西蒙《不一样的鞋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瓦·弗洛特《头条新闻》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亚·格林《礼物》阅读练习及答案
《怀乡的胃——秋风中的张翰事件》阅读练习及答案
鲍昌《新梅花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肖建国《爷父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练建安《药砚》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