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8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8-05 |
广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8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晚明小品短、小、简、易的特质正源自《周易》。《系辞下》称赞《易经》之文“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所谓“称名小,取类大”,是指《易经》中常以个别小事物概括同类事物,表现抽象的大道理。所谓“其旨远”,是指言近而旨远、词浅而意深。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说:“夫《易》唯谈天,入神致用,故《系》称‘旨远、辞文、言中、事隐’”,正式将《周易》的旨远辞文、小中见大引入文学批评。晚明小品家也多据此阐发小品的特质。何伟然《〈皇明小品十六家〉序》云:“从来神通变化,藏大于小,彼藏藕孔,藏茧丝,壶公缩千里咫尺,孙夫人方帛之上,尽列国山岳河海城邑行军之势,天地象数,尺幅而河洛具呈。”明显看出受到《周易》的影响,陆云龙选编汤显祖之文,“独取其小”,但他马上强调:“芥子须弥,予正欲小中见大。”他在评张鼐的小品时也说:“是虽小品,已得大凡。”沈守正《凌士重小草引》亦云:“与其大而伪也,毋宁小而真。”小品短小精悍,言约旨远,小中见大,微中见著。晚明人对小品短、小、精、微特质的认识和嗜爱,与《周易》是一脉相承的。清初廖燕《〈选古文小品〉序》进一步概括和阐述了小品短而小的特质,同时强调小品的“刺人”功用,是对晚明小品理论的总结和发展。《周易》“易”的含义,一说为“简易”,认为签法是一种较龟卜简易的占卜方法。《周易》多处写到简、易,如:“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易 | |
| 标题: |
广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8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 文件大小: |
26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