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粱衡《马列公园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粱衡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1-28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马列公园赋
粱衡
    ①与颐和园只一路之隔,还有一座园子,也极大,极美,且又极静。论风景,在北京西郊也是一个数得上的去处。她的正式名字叫中共中央党校,但这严肃的称谓并不能掩盖她美丽的容颜。我从心里叫她马列公园。
    ②说是公园,是因为她有山、有水、有湖,有亭、有桥、有榭,但最多的是花、草、树。这里的花从春到秋是相连不断的。春寒未尽时便有迎春,灰褐的枝条上还未及吐叶,就先缀上一串串黄黄的花瓣。还有玉兰,干硬的枝干还没有被春风吹软,便爆出了一个个拳头大的花朵。让人想到那接力赛中跑第一棒的运动员,人还未到便急着将棒伸出,就抢这一刹那的春光,好个春的使者。接着是紫牡丹、红芍药、丰腴的木槿、恬静的桂花,直到秋霜已降,白色的玉簪花才用她那细嗅又无的寒香一收全年的色味。花之外便是草,一色碧绿铺满除却房和路的各处。草地上有树:杨可参天,柳拂人面,松柏、银杏、古槐及核桃、柿子等果木,或随路延伸,或依山起伏,或在湖畔水边成林。总之是一片海绿的波涛,翻腾着一直溢到园子的外面。
    ③这绿色波涛间屹立着两座岛,就是门前的主楼和广场前的礼堂。主楼是用一色青石起座,直上七层,石条又故意不打磨平整,粗犷凝重,像一个巨人敞露出结实的胸膛和坦荡的襟怀。顶层却用黄色琉璃制成柱檐,夕阳中与对面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交相辉映。这是
一座极富民族特色的建筑,城堡式的厚重,宝塔式的庄严,殿宇式的高朗,两侧的附属建筑又是曲折而成廊式的天井。礼堂则一色黄砖,中高三层,两翼平展,全用拱顶,敞亮大
方。这是全校上课和集会的中心。主楼与礼堂外便是散布于园中各处的楼,都不高,大多是三层,就更被埋在绿荫之中,像是海面上时隐时现的礁岩。
    ④到这里学习的人都是来自紧张的第一线,难得有这样一个环境对过去作一番反思。
因此,在园子里散步便是最好的享受。四周繁花压枝,绿柳拂面,鸟雀并不怕人,在枝头和草坪上自由地嬉戏。这恬静使人舒坦、使人松弛,人们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回旋余地。每当我在园子里,头发触着轻柔的柳丝,或仰面感慨白杨的伟岸时,我就想起,我们曾经有过那么一个时候,将树砍了,锅砸了去炼钢,“左”得多么可笑,那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摔的第一个大跟头啊。第二个当然是“文化大革命”了。我默默地徘徊在主楼下,抚摸着那凸凹不平的青色石面,这个屹立的巨人曾经历了多少风和雨!
    ⑤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大动之后必有大静。革命需要刀枪剑火,需要流血流汗,但更需要理论,更需要思考。只有1848年的欧洲革命而没有大英博物馆里被马克思的双脚磨下的沟痕,便没有马克思主义;只有太行山上呼啸的大刀、江南新四军尖利的枪声而没有延安窑洞里的整风学习,便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革命离不开思考,思考离不开安静,安静不能没有绿荫。美术家早有定义:红是暖色,是亢奋,是激烈,是胜利;绿是冷色,是沉着,是冷静,是思考。所以这处园子里的绿绝不是一般公园的柳浪闻莺,供情人掩身,供儿童嬉戏。她已超出物而有了理的含义。相对于火热,她表现为冷静;相对于喧闹,她表现为沉思。
    ⑥春天,当大地还没有苏软自己冻僵的身子,园子里的垂柳便在河边、楼旁似有似无地描出一条条绿线,指示着理想,预告着生机。夏日,暑热蒸腾,沿着几条主要的路,白杨挺起伟岸的身躯,筑起一道道绿墙,如墨如黛,这时你在树下漫步会感到沉稳坚实。但最耐人寻味的是松柏的绿了。当秋阳中落叶树只剩下一片静劲的疏枝时,油松、雪松、龙柏、冷杉等便一起收紧它们的针叶,仿佛将这园子里四季的绿色都收在它们身上,在秋的萧疏与冬的料峭中显出一种刚毅的气质。特别是主楼后面广场上的那一片翠柏,更有一种庄严的肃穆笼着它那深深的凝绿。如果说绿色是生命的结晶,这片翠柏简直是思维的凝聚。它们盘地而起,每一棵都如塔如钟,贮满沉思,然后又渐渐收拢枝叶,束成一长矛似的尖顶,带着一种神圣的启示直向云天刺去。欧洲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便是以它特有的尖顶把人的思想引向天界,我不知那建筑师是否受过这种树的启发,只是我一到树下便真的做着天上之想了。我想到马克思的在天之灵可知道他的伟大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可知道这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艰苦与不易?这时隔着树林,透过这层肃穆的绿,再看主楼那庄严的青,更感到路虽漫漫兮,我们终将胜利。
    ⑦多么美丽的园子啊,一片圣洁的绿海里藏着一块红色的理论阵地,这大约正是辩证的统一。一个人经过几天的劳累,尚且希望到公园的绿椅上小憩一会儿,何况我们一个伟
大的党呢?她风尘仆仆,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一程又一程的长征,是该有一处浓荫能让她和她的儿女们歇歇脚,擦把汗,想想来路,再计划一下前程。马列公园,你该有这么多的鲜
花,这么多的绿。
文本二:
    我认为一篇散文,如果只是传达了一些信息或知识,还不能叫文章,文者,纹也,要有花纹,要美。又因为文章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往来的方舟,其写作主体和阅读主体都是有思想的人,所以它一定要传递一些新的有个性的思想。这样笔者才吐而后快,读者才开卷有益。虽然散文也可以描写风景、事件,传递信息、知识等,但这都不是目的。因为,如果仅为了这个目的,其他文体完全可以胜任。在散文中风景、事件、知识等只是一种载体,最终它还得落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思想和美感上。在同一篇文章中,也许这两者兼有,也许各有侧重,或者独居其一。但是如果两者皆无,就不是文章,不是文学,只是一篇平实的应用文,或者弄噱头的巧文。勿平勿巧,求美求新,是为好文。
    (节选自梁衡《我的散文观》)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共中央党校既是马列主义的“红色阵地”,又有公园一般旖旎的风光,作者将“公 园”和“马列”联系在一起,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马列公园景物众多,作者却着力突出满园的“绿”,而“绿”和“静”又有着相通之处,巧妙地将文意引向思辨的层次。
C.  第⑤段中作者阐述了“闹”与“静”的辩证内涵,并列举马克思的脚印和延安整风运动的事例,证明革命不能没有思考,思考不能没有绿荫。
D.  马列公园的绿荫不是儿童玩闹的场所,而是伟大的党冷静思考的地方,奋斗的征程中,需要停下脚步,反思过去,总结经验教训。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篇提到颐和园,点明马列公园的位置,“也”字突出“极大”“极美”的马列公园可以和颐和园媲美。
B.  作者对公园中的山、水、湖、亭、桥、榭等寻常景物一笔带过,着力描写花、草、树,生机无限,体现了作者的巧思。
C.  第④段作者由公园的景物联想到新中国所经历的风雨,景物的恬静与时代的创伤形成反差,为下文说理做了铺垫。
D.  文章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由虚入实,内容丰富。
8.文章第②段与第⑥段都描写公园内的景物,但未有重复赘余之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9.文本二指出,“勿平勿巧,求美求新,是为好文”。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求美求新”这一主张的。(6分)

 

答案:

6、C(“思考不能没有绿荫”错,太绝对。)
7、D(“由虚入实”错,应为“由实入虚”。)
8、(1)第②段侧重描写马列公园中的花、草、树,以花为描写重点,突出公园的美丽(2分);
(2)第⑥段侧重描写马列公园四季的绿色,突出这片“绿海”里蕴藏的思想,升华主题。(2分)
(3)前后景物照应,结构严谨(1分);将写景、抒情、言理完美融合。(1分)
9、(1)景物美:作者抓住公园中的花草树的特点进行描写,绘形绘色,将园林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2分)
(2)语言美:排比,对偶的大量使用,使文章有了“赋”的特点,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2分)(如果答: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用词准确传神,举例分析也可给分。)
(3)思想新:作者在描写马列公园景物的同时,传递了新的有个性的思想:革命离不开思考,思考离不开安静,安静不能没有绿阴。(2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军校《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彭程《江南水弄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布卢姆《高高的海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飞宇《过年的厨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蛰存《梅雨之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构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人世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斤澜《丫头她妈》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在法庭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放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子涵《扫地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长明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