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勾践灭吴》教案5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1-12


施永忠 

【学习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 
    3.了解“帅、政、取、有”等通假字;认真诵读课文; 
    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新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耻,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 

二、题解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全书二十一篇,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 

三、分析讲解课文,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第一步: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其内容。 
    提示:全文共分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1~3自然段)、卧薪尝胆(第4~7自然段)、胜而灭吴(第8自然段)。 
    第二步:分阶段讲解。 
    (一)战败和谈部分,明确以下问题: 
    1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提示:越王纳谏,吴王拒谏。3 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无乃……乎  成  伐  服  去 
    (二)卧薪尝胆部分,明确下列问题及词语。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  问  养  吊  贺  送  迎  去  补。 
    3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词语:雠 更 吊 卑事 广运 帅 蕃 饩 摩厉 辍 节 亿 旅进旅退 劝 
    (三)灭吴部分,体会勾践与夫差前后两次谈判的心理变化,并理解以下词语:宸宇 视 次。 
    第三步:总结全文。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思考题:   
   我国古代有一部著名的军事典籍,曾被美国军校作为教科书。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期间,有消息报道美军几乎人手一册。它向人们介绍战争谋略,在各种环境下克敌制胜或避敌锋芒、保存力量的高招,是我国古代长期军事谋略的概括总结,也为后世军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这就是《三十六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勾践灭吴》,看看远在春秋时期军事家是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的。 

《三十六计》简介,包括总说、计名、分类等,可板书计名。 
依先易后难、先明显后隐蔽的顺序找出具体的策略。 
1 第3自然段:越人饰美女八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结论:美人计。效果:缔结和约,吴国撤军。 
  美人计讲解: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分析: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取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美女八个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喜否,是符合形势需要的。美女西施也在此时被送给了吴王夫差,目的是求得媾和,获得喘息之机。 
2 第4自然段:然后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结论:苦肉计。效果:骗取了夫差信任。 
  苦肉计讲解: 
  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分析: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要吴王夫差放松对勾践的警惕。  很显然,勾践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据史料记载,勾践在吴王夫差得病时,曾亲口品尝夫差的粪便以了解病情,骗取信任。此后不久,勾践便得以释放,回到越国。 
历史上应用苦肉计的著名战例有要离断臂刺庆忌、周瑜打黄盖等。 
3 第3~5自然段:越王勾践一方面卑事夫差,另一方面在国内体恤民情,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终于具备了与吴国抗衡的实力。 
分析:此为暗渡陈仓之计。此计原文为: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修栈道是形式,渡陈仓是目的,示敌以假象,暗行秘密之实是本计的要旨。越王勾践卑事夫差,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才是他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制造了大量要在加来海峡登陆的假象,以吸引德军注意力,把德军大量兵力牵制在挪威,为诺曼底登陆创造了重要条件,一举改变了欧洲战局。 
4 第2自然段:伍子胥劝谏吴王的一段话,客观分析了吴越地理状况和军事形势,力劝吴王夫差抓住有利时机,一举灭亡越国,以绝后患。可惜吴王夫差拒不纳谏,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伍子胥向吴王的建议是典型的“趁火打劫”之计,即利用敌方遭受危难之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此计原文为:“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原按为:“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本文所述史实即包含趁火打劫的经典范例:越王勾践不断积蓄力量,乘吴国遭受自然灾害,螃蟹、稻谷都绝种之时计划攻取吴国,后来终于乘吴王夫差去黄池与各诸侯会盟,国内空虚之际,一举攻吴,大获全胜。 
第四步总结:1 从本文可以看出,三十六计之间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2 运用计谋的关键是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创造制胜条件。 
   
创造性练习: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将本文改编为话剧演出。要求如下: 
1 把握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 
2 人物台词要用现代汉语。 
3 允许合理想象,增删台词和情节,以使剧情发展合理化。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勾践灭吴》教案7
《勾践灭吴》知识点梳理
《勾践灭吴》通假字
《勾践灭吴》原文和译文
《勾践灭吴》ppt课件8
《勾践灭吴》阅读练习
《勾践灭吴》强化练习(2)
《勾践灭吴》强化练习(1)
《勾践灭吴》基础练习
《勾践灭吴》测试题
《勾践灭吴》同步训练
《勾践灭吴》说课稿(二)
《勾践灭吴》说课稿(一)
《勾践灭吴》mp3音频课文朗读
《勾践灭吴》同步达纲练习
《勾践灭吴》ppt课件7
《勾践灭吴》ppt课件6
《勾践灭吴》ppt课件5
《勾践灭吴》ppt课件4
《勾践灭吴》ppt课件3
《勾践灭吴》MP3音频
《勾践灭吴》ppt课件2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
《勾践灭吴》ppt课件1
《勾践灭吴》的相关历史资料
历史揭密:有无沉鱼落雁的西施其人及其归宿如何?
《勾践灭吴》赏析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节选)
《勾践灭吴》教案6
《勾践灭吴》教案4
《勾践灭吴》教案3
《勾践灭吴》教案2
《勾践灭吴》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