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理性——解读寓言《智子疑邻》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2-23 |
淮南二中 沈国全
2003年高考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一则寓言: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这则寓言材料出自于《韩非子•说(shuŒ)难》,原文是这样的: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看得出来,作文材料是对这则寓言的改写,但基本上忠实原文。西方寓言往往故事丰满而寓意浅显,先秦诸子寓言却是故事贫瘠而寓意深刻。《韩非子》的寓言也是如此,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有着多方的暗示,对世态、人心都有着深刻的洞察。那么,韩非子在《说难》里讲述这个故事用意何在呢?请看其上下文: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 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已,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而疑邻人之父。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译过来,大意是这样的:
从前郑武公想要攻打胡国,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来使他心里高兴。接着又问大臣们:“我想用兵,哪一个国家可以攻打?”大夫关其思回答说:“胡国可以攻打。”郑武公愤怒地把他杀了,说:“胡国,是联姻之邦。你建议去攻打它,为什么呢?”胡国的君主听说了这件事,认为郑国是友好的,就不防备郑国了。结果郑国人偷袭了胡国,夺取了它的土地。……关其思和邻居家的老人说的话都是恰当的,但重的被杀掉,轻的被怀疑,并不是认识事物有困难,而是处理这种认识很困难。
最后这句话思考的是,关其思与邻人之父将所知的实话说不说出来。
显然,韩非子的这则寓言和所讲的这个历史故事是为了说明“说”之难的,即向他人进言之不易。“说难”二字,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引旧注:“夫说者,有逆顺之机,顺以招福,逆而制祸,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以此说之,所以难也。”那么,韩非子何以对此问题大发感慨呢?我们知道,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诸子到处游说,有人讥之为“百家争宠”,但多不被统治者采纳,或反而被怀疑甚至招致灾祸。这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韩愈在《进学解》里就说过:“昔者孟轲好辨,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止,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韩非宣扬法家思想,也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史记》韩非本传称:“非见韩(国)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这种情况当然使他苦恼。写作《说难》就是要论述游说之术。在韩非看来,游说之妙就在于曲意迎合别人。
韩非子在这则寓言中还同时深刻地抨击了宗法乡土社会所形成的亲疏等差观念。“富人”之所以对提同一建议的两个人形成截然相反的印象,就因为这两个人与他的关系亲疏有别。郑武公为偷袭胡国,不惜以自己女儿的婚姻为诱饵,骗取胡国君主的欢心;不惜诱杀进忠言的大夫关其思,以此来迷惑胡国君主,可谓深谙此道,胡君即犯了“富人”的错误。韩非子紧接着还讲述了一个“弥子瑕”的故事:弥子瑕曾经受到卫灵公的宠爱。卫国的法律规定,偷着驾御君王车子的人处以砍去双脚的刑罚。恰巧弥子瑕的母亲生了病,有人在夜间秘密地去告诉弥子瑕,弥子瑕便假托君主的命令驾御着君主的车子出去了。卫灵公听说后认为他有德行,说:“真孝顺啊!因为母亲的缘故,忘记了自己要被砍去脚的刑罚。”又有一天,弥子瑕和卫灵公在果园里游玩,吃到一只桃子觉得很甜,就不吃完,拿这吃剩下来的半只桃子给卫灵公吃。卫灵公说:“真爱我啊!留下自己嘴边的美味食物来给我吃。”等到弥子瑕“色衰爱弛”,得罪了卫灵公,卫灵公就说:“这个人本来就曾假托我的命令用了我的车子,又曾经拿他吃剩下来的桃子给我吃。”弥子瑕的行为并没有改变,但在从前被看作是有德行的事情到后来却招致了罪名,完全是因为国君对弥子瑕的爱憎态度有了改变。由此可见,不仅关系的亲疏,即使是情感的变化都影响着对事物的判断。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一部分人便学会了沉默,变得世故圆滑;一部分人开始说假话,逢迎拍马,于是出现许多小人;还有一部分人想办法攀亲,或者当“儿子”,当了“儿子”后,再说什么就不会被怀疑有什么动机了。如此下来,宗法关系就这样左右着、瓜分着人际关系,形成了一个个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小帮派”、“小团体”、“小圈子”;形成一个个人情板块、人情版图;破坏着、毒化着正常的社区关系、社会关系。并进而出现家长制、山头主义等不正常的现象。
正如高考作文提示所说的那样,“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有两人妇人坐在公园里聊天,其中一个妇人问道:“你儿子还好吧?”“别提了,真是不幸哦!”另一个妇人叹息道 :“他实在够可怜,娶个媳妇,懒得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是睡觉,我儿子还要端早餐到她床上呢!”说着眼泪都要掉不来了。“那女儿呢?”“她可就命好了。”妇人马上满脸笑容,“她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她做家务。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扫地、洗衣、带孩子,而且每早上还端早点到床上给她吃呢?”很多“智者”一旦接触到“人情”,便失去判断力,失去原则,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再客观,甚至相当荒谬。高考要求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我想,就意在提醒:感情的亲疏可能会阻碍正确认知的形成。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问题,摆脱宗族宗法的束缚,呼唤理性。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经济是理性经济,是诚信经济。但是从上述寓言来看,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诚信和理性是非常稀缺的,对所谓的“外人”总是保持着莫名的警惕,缺乏最基本的信任,甚至还存在于敌意和深深的误解。福山先生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制造繁荣》一文中,将不同的文化区分为低信任的文化与高信任的文化。低信任的文化指信任只存在血缘关系上的文化,高信任的文化指信任超越血亲关系的文化。福山认为,中国属于低信任文化,而日本、德国、美国属高信任文化。中国的私人企业迟迟脱 不掉家族制——家族控制和管理——的轨迹。福山认为其发展大致经历三阶段:第一代即便成功,也是家族而非现代化管理,不请“外人”作经理;第二代企业大多发生分裂;在第二代或第三代消亡。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富不过三代”吧。看来迈不过“理性”的门槛,真正的现代文明就为时尚早。而高考由“诚信”、“选择”等具体的人生话题转而探讨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性并上升到文化及人性的层面,不能不说是一大突破。同时,对哲理思辩的重视,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了个醒。
附:2003年高考作文题×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
|
| 交互区 |
|
|
| 站内搜索 |
| 栏目推荐 |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
|
相关资料
|
教师用书《塞翁失马》《智子疑邻》原文及翻译 《智子疑邻》改写成四言古诗 《智子疑邻》ppt课件(17页) 文言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31页) 《智子疑邻》ppt课件(23页) 《智子疑邻》读后感(3篇) 《智子疑邻》复习题 古代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阅读练习 《智子疑邻》mp3音频朗诵 古代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学案 《智子疑邻》ppt课件3 古代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2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文阅读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导学案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导学案 古代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说课稿 《智子疑邻》课堂实录 古代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 《智子疑邻》扩写指导及范文(3篇) 古代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案1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文言文练习卷 《智子疑邻》阅读练习题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5 《智子疑邻》ppt课件2 《智子疑邻》mp3音频课文朗读 《智子疑邻》译文 文言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1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综合能力测试题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案3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同步练习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4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3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ppt课件2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案1 人教版八年级上《寓言四则》教案2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案1 智子疑邻——谈谈古汉语意动用法 《智子疑邻》课件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件 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