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闺塾》教学实录片段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3-31


《闺塾》教学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闺塾》这出戏,又称“春香闹学”,你们看,这一戏的改动从文中能找到依据吗? 
   生1:有!春香对读书本就不感兴趣,她诅咒“昔氏贤文,把人禁杀”,嘟哝着上场。当陈最良用大道理把她和杜丽娘训斥一通后,春香不以为然,顶嘴道:“知道了。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话中带刺,木讷迂腐的陈最良被弄得言以对。这是春香学前的“小闹”。 
   生2:当陈最良讲解“关关”“鸟声也”时,春香故意问“怎样声儿”;当陈最良学鸠叫时,春香也乘机诨闹,也学鸠叫当陈最良解释“好逑”就是“好好的来求他”时,春香又跟着起哄发问“为甚好好的求他”。这是春香在“讲诗”时的诨闹。 
   生3:我认为“模字”学习中也有春香的“闹”。陈最良要春香取文房四宝,她偏偏取来女子化妆用的“螺子黛”“画眉细笔”,这是一闹。老师要她临,她却领了“出恭牌”,跑到花园玩耍,这是二闹。老师教训她和杜丽娘书要苦读,要囊萤趁月,要悬梁刺股,她却挖苦老师“比你悬了梁,损头发,刺了股,添疤痆,有甚光华”,这是三闹。“课堂上”她扰乱杜丽娘:“小姐,你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这是四闹。当陈最良训斥她“又引逗小姐哩,待俺当真打一下”时,她却将老师的荆条抢来摔倒地上,这是五闹,也是“闹”的高潮。 
   师:同学们读书很仔细,真是怎一个“闹”字了得。那么我想问,除了春香的“闹”,戏文中能否再体味出其他“闹”来? 
   生4:从戏文中看,我觉得老腐儒陈最良也是在胡闹。 
   师:“腐儒”一词用得好。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塾师,他怎么会胡闹呢?岂不有失身份? 
   生4:他胡解《诗经》,“逑”就被他解错了,应是“配偶”,他解成了“求他”。还有他在课堂上学鸠叫,在当时,我想与他的身份很不相称,不是胡闹吗?此其一。其二,他作为一个读书人,对笔墨纸砚应了如指掌,但他连“薛涛笺”和砚的“泪眼”也不明白,岂不是胡闹? 
   师:有道理。依你的观点来看,我想这位老先生读书时大概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有哪位同学能探究到戏文中的“闹”来? 
   生5:我发现表面文静而又聪慧的杜丽娘也在“闹”,不过她不像春香那样表现出来,她很会掩饰,她的“闹”我们不妨称之“心闹”。 
   师:能透过现象看人物的内心世界,高人一筹。能给同学们具体谈谈吗? 
   生5:杜丽娘听陈最良讲诗,她要求老师“敷演”《诗经》大意,即是要老师对《诗经》加以发挥,就是不满足老师的“依注解书”,说明她的内心世界受到《关雎》篇的朦胧的触动,内心要老师往深处讲解;当老师引经据典、东扯西拉进行讲解时,她又说“这经文偌多”,这又在内心中透露出对老师这种解释的厌烦情绪和不满情感。我想这些都是杜丽娘内心青春的萌动,是“心闹”。 
   生6: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是“讲”过程中杜丽娘小姐的“心闹”,我从“模字”过程中,看出杜丽娘和春香的开玩笑,以及她要为“师母绣对鞋儿上寿”也是“心闹”的表现。你想,春香临帖时说:“待俺写个奴婢学夫人。”杜丽娘接上了茬:“还早哩!”这“还早哩”潜台词意蕴丰富,冬烘腐儒陈最良是决不会听出来的:它字面上是说春香字写得太差,深层的意思是在讥笑春香小小年纪就急着当“夫人”,丢不丢人呀?当着老师的面,小姐和丫鬟竟开起这样的玩笑,你们想杜丽娘心里在想什么?(生笑) 
   师:不错,读戏文知道潜台词值得肯定。那杜丽娘要为师母“绣对鞋儿上寿”又如何理解? 
   生6:老师,杜丽娘是在“课堂上”学习临帖,临帖不专心,忽然要问“师母尊年”,又要“对鞋儿”给师母“上寿”,这不是典型的上课思想开小差的表现吗?这不是“心闹”?只是她的“闹”掩饰得很巧妙,女孩子那种特有的乖巧可爱也在这“闹”中表现出来了。 
   生7:杜丽娘的“心闹”还表现在她想去花园玩耍,只不过她作为一个大家闺秀能克制自己,你看,待陈最良一走,她就急不可耐地问春香:“俺且问你那花园在哪里?”并且感叹“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 
   生8:刚才大家谈到“花园”,我就琢磨,戏文中不仅人“闹”,花园大概也是春意“喧闹”。 
   师:体味戏文中的人物是离不开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这位同学很会看问题。你能引申一下吗? 
   生8:陈最良上场的诗有两句:“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可谓春光明媚,蚁蜂喧嚷。窗外,不时传进“卖花声”,那是春天的呼唤。大花园里,“绕的流觞曲水,面着太湖山石”,“名花异草,委实华丽”。书房内外不啻两重天地。这喧闹的春色和杜丽娘内心的喧闹相映衬,唤醒杜丽娘憧憬青春的生命。 
生9:既然有自然环境,我想也应有社会环境。《牡丹亭》是汤显祖写于16世纪末的一部浪漫主义杰作。16世纪末,我们学历史知道,明代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其激进思想、民主意识、人文观念已露端倪,我,人物的“闹”,特别是杜丽娘的“心闹”表明作者对他反映的社会生活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是对禁锢青年人身心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也是对封建礼教的鞭挞和嘲讽。因此,认识人物不能离开这社会的“纷闹”。 
   师:你的探究可谓知人论世,谈得深刻。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我们的探究。 
   生10:春香的诨闹,闹出了她的率直泼辣;陈最良胡闹,闹出他的保守迂腐;杜丽娘的心闹,闹出她青春的萌动;春意喧闹,闹出封建家长制对青年人身的禁锢;社会的纷闹,闹出了青年人要冲破封建礼教的信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闺塾》教案6
《闺塾》教学反思
怎一个“闹”字了得!——《闺塾》教学设计
《闺塾》教案5
《闺塾》ppt课件7
《闺塾》给高中生掘下了“道德陷阱”
《闺塾》教学设计4
《闺塾》mp3解经音频片段
《闺塾》译文
《闺塾》能力训练
《闺塾》基础训练
《闺塾》ppt课件6
《闺塾》ppt课件5
《闺塾》ppt课件4
《闺塾》达标练习
《闺塾》练习
《闺塾》教学参考
《闺塾》说课稿
《闺塾》能力检测练习
《闺塾》不宜作高中语文课文
《闺塾》课堂实录
《闺塾》教案3
《闺塾》教案2
《闺塾》教案1
《闺塾》ppt课件3
《闺塾》ppt课件2
《闺塾》ppt课件1
《闺塾》flash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