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下 >>课文练习 >>
《闺塾》能力训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25


闺塾·能力训练
 
1.阅读汤显祖的《牡丹亭·惊梦》片断,加深理解,概括杜丽娘的性格特征。
[绕地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上)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汝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已分付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斗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贴)今日穿插的好。
[枰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镇,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好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饭时了,请行。(行科)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凭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蘑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几莺燕呵!(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科)
[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足惘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科)(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下)……
杜丽娘的外在的表现与真实的心理并不一致,她知书达礼而又________,温顺而又________,稳重而又________,她不像春香那样公然嘲笑那个宣传封建礼教的塾师陈最良,却同样厌烦陈最良的说教,向往高墙大院外的自由天地,表现了她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中国戏剧,可用三句话综括指出其特点,即是:动作舞蹈化,语言音乐化,布置图案化。此三者之配合,可谓人生之艺术化。戏剧本求将人生搬上舞台,但有假戏真做与真戏假做之别。世界即,人生即,但若把真实人生搬上舞台上演出,则为。但京剧则是把人生艺术化了而在舞台上去演,因此是。也可以说中国京剧中之人生比真实人生更有意义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不应有隔。但从中国戏剧来说,正是相反。中国戏剧之长处,正在其与真实人生有隔。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真,要使戏剧与人生间而不隔。但中国戏剧则只是游戏三味。即如绘画,西方也求逼真,要画这,因此连阴影也画上。中国画则是抽离现实,得其大意,重在神韵,在意境,始是上乘作品。中国人作画也称“戏笔”,便是这意义,中国京剧亦如作画般,亦要抽离不逼真,至少在这点上,中国京剧已是获得了中国艺术共同精神主要之所在。
西方宗教是空灵的,也是抽离现实的,因此有他们逼真的戏剧文学来调剂。中国人自幼读经,所讲全是严肃的人生道理,这些全是现实的,因此要有空灵的文学作调剂。不论中西,在人生道路上,一张终还有一弛。如果说母亲是慈祥可爱,而父亲是严肃可畏的,则西方宗教是母亲,文学戏剧是父亲;在中国,儒家道德伦理是父亲,而文学艺术是慈母。
中国京剧为要抽离现实,故把人生事象来绘画化、舞蹈化和音乐化。因此,中国人对人生太认真了,故而有戏剧教人轻松,教人解脱。我们不能说中国京剧不如西方话剧之逼真,这在整个文化体系之配合中各有其分别的地位与意义。
1)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丁空缺处。
A.真戏假做          B.戏剧
C.舞台              D.假戏真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中国京剧中之人生比真实人生更有意义”?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用你自己的语言说说“中国艺术共同的精神”是什么?(不超过节2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末一句说到,中西方戏剧“在整个文化体系之配合中各有其分别的地位与意义”,结合全文,请分别说明中国京剧的地位、意义,和西方话剧的地位、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照全文,指出下列有关论述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不同特点的说法有误的项(多选题)
[    ]
A.西方戏剧重在提出严肃的人生问题,而中国戏剧则远离真实人生。
B.西方戏剧中的人物注重其特殊的个性,而中国戏剧中的人物只重其代表性、脸谱化。
C.西方戏剧注重特定背景,有时空限制,而中国戏剧只求描出共相,并无时空条件的束缚。
D.西方戏剧讲究逼真,表现上缺乏艺术技巧性,而中国的戏剧纯粹运用艺术技巧来表现人生。
E.西方戏剧重在刺激,中国戏剧则重在欣赏。
4.有人将杜牧的《清明》一诗改写成一个戏剧小品。请你也试着改写,要求不增减一字,但可换用标点符号。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向往自由  不失个性  不失机敏  对封建礼教的抵制及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2.“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这是2002年的高考题。“折柳曲的寓意”、“本诗的思乡之情”、“折柳的关键作用”三点,每答出一点给2分。如认为“折柳”不是全诗的关键,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3.(1)甲C  B  A  D
2)因为中国京剧中的人是艺术化的人生。
3)不求逼真,得其大意,重在神韵、意境的体现。
4)中国京剧的地位和意义为:它是调剂严肃的人生的手段,教人放松解脱;西方话剧的地位和意义为:它代表着伦理道德;使人严肃可畏。
5AD(注意:3.(3)(4)(5)都已强调了“结合全文”。)
4.参考答案: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闺塾》教案6
《闺塾》教学反思
怎一个“闹”字了得!——《闺塾》教学设计
《闺塾》教案5
《闺塾》ppt课件7
《闺塾》给高中生掘下了“道德陷阱”
《闺塾》教学设计4
《闺塾》mp3解经音频片段
《闺塾》译文
《闺塾》基础训练
《闺塾》ppt课件6
《闺塾》ppt课件5
《闺塾》ppt课件4
《闺塾》达标练习
《闺塾》练习
《闺塾》教学参考
《闺塾》说课稿
《闺塾》能力检测练习
《闺塾》教学实录片段
《闺塾》不宜作高中语文课文
《闺塾》课堂实录
《闺塾》教案3
《闺塾》教案2
《闺塾》教案1
《闺塾》ppt课件3
《闺塾》ppt课件2
《闺塾》ppt课件1
《闺塾》flash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