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观巴黎油画记》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14


 阅读下列古文,回答文后的题目。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叹其技之奇妙。译者称西人绝技,尤莫逾油画,盍驰往油画院,一观普法交战图乎?
   其法为一大圜室,以巨幅悬之四壁,由屋顶放光明入室。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两军人马杂遝:驰者,伏者,奔者,追者,开枪者,燃炮者,搴大旗者,挽炮车者,络绎相属。每一巨弹堕地,则火光进裂,烟焰迷漫;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或黔其庐,或赭其垣;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俯视地,则绿草如茵,川原无际。几自疑身外即战场,而忘其在一室中者。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画也,皆幻也。
   余闻法人好胜,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译者曰,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则其意深长矣。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然者此画果真邪,幻邪?幻者而同于真邪?真者而同于幻邪?斯二者盖皆有之。
   (选自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森然布列:形容众多的样子。杂遝:形容杂乱的样子。迨以手扪之:等到用手摸它。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它们的意思与现在的区别。
   1、 形体态度 
   2、 无不惊为生人者
   3、 络绎相属
   4、 何以自绘败状
   二、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往往留像于馆   于:在
   B、盍驰往油画院 盍:何不
   C、其被轰击者 其:其中
   D、斯二者盖皆有之 斯:这
   三、 选出下列翻译有误的一句( )
   A、 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译:我对它的塑造技艺不绝地赞叹。
   B、 几自疑身外即战场,而忘其在一室中者。
   译:几乎自己怀疑身外就是战场,却忘了自己是在一间画室里的人。
   C、 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
   译:原因是昭示明显的警戒,激发法国人的义愤,图谋报复啊。
   D、 然者此画果真邪,幻邪?
   译:这样说来,这油画果然是真的呢,还是幻想的呢?
   四、 阅读文章前两段,回答问题。
   1、第一段开头一句仅十八个字,交代了………..、…….、………、………。写法是
   先写……、……、………、……..;再写……、……、………和“我”的………..。全段的大意是……………………..。“译者”一句在结构上起……………………….作用。
   2、第二段开头一句写………………………….。接着先写………………..,再写…………………。最后用一句插笔作过渡,从画面描写转向对油画的…………………..。
   五、 将最后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鲍亚民)
   参考答案
   一、1、举止、神情 2、活人 3、连接 4、为何 二、C(那些) 三、C 四、(这)是用来昭示明显的警戒,激发法国人的义愤,图谋报复啊。 四、1、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形状体貌 姿态风度 高矮肥瘦 发肤颜色 衣着打扮 脸部表情 形态动作 感受 赞叹蜡塑技艺的奇妙 启下 2、油画院内景 《观普法交战图》的画面和作者的感受 总的评价 五、普法战争,到今天虽然成为过去的事迹,可是那事件确实而有凭证。这样说来,这油画果然是真的呢,还是幻想的呢?是幻想的而又和真实的相同呢?(还是)真实的而(又)和幻想的相同呢?这两(种)因素想来是都有。
   附译文
   光绪十六年春阴历闰二月二十四日,我参观了巴黎的蜡人馆。看所制作的蜡人,完全模仿活人,形体、举止、神情、毛发、肌肤、颜色,高矮胖瘦,没有(和活人)不完全相像的。从爵位很高的大官到工艺家们,凡是有名望的人,往往在馆里留下蜡像。有的站立,有的躺卧;有的含笑,有的哭泣;有的喝酒,有的赌钱,骤然看见那些蜡人,没有(一个参观的人)不惊奇地认为那是活人的。我对它的塑造技艺不绝地赞叹。翻译说西方人的高明无比的技巧没有超过油画的了,为什么不到油画院去,观赏一下普法交战图呢?
   巴黎油画院布置方法,是(在)一间大的圆形展室(里),把巨大的画幅悬挂(在)四周的墙壁上,从屋顶把光线放进来。参观的人在展室里,用眼睛尽量向四面望,就看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都密密地分布排列着;(普法)两军人马纷乱拥挤;有驱马奔驰的,有卧倒在地的,有徒步逃跑的,有在后追赶的,有开枪的,有放炮的,有拔取大旗的,有拉着炮车的,连续不断。每一颗炮弹落地,就看见火光迸发,硝烟弥漫;那些被击中的建筑物,墙壁坍塌,楼房毁坏,有烧黑了的房屋,有映红了的墙壁;士兵有的折了胳臂断了脚,流血把地面染成乌红,有的仰面倒下,僵死在地,使人目不忍睹。昂首望天,就见一轮明月斜挂(空中),云霞或明或暗,低头看地,就见绿草如褥,平原无边。这时,几乎自己怀疑身外就是战场,却忘了自己是在一间画室里的人。等到用手摸它,才明白那是墙壁,是油画,都不是真实的。
   我听说法国人好胜,为什么自己画自己的战败的惨状,使人如此丧气?翻译说,(这)是用来昭示明显的警戒,激发法国人的义愤,图谋报复啊,(这样),那么它的含义就(很)深长了。
   普法战争,到今天虽然成为过去的事迹,可是那事件确实而有凭证。这样说来,这油画果然是真的呢,还是幻想的呢?是幻想的而又和真实的相同呢?(还是)真实的而(又)和幻想的相同呢?这两(种)因素想来是都有。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05596516310(电话)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林嗣环《口技》《观巴黎油画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嗣环《口技》《观巴黎油画记》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省临沂市中考题)
《观巴黎油画记》教学反思
《观巴黎油画记》教学设计2
《观巴黎油画记》练习题
《观巴黎油画记》ppt课件3
《观巴黎油画记》学案
《观巴黎油画记》ppt课件2
《观巴黎油画记》ppt课件1
《观巴黎油画记》复习题
《观巴黎油画记》教案1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译文
《观巴黎油画记》导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