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巴黎油画记》教学反思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1-03 |
如果要说本学期我上的最令自己得意的课,就是我自己选择的两篇课外文章。尹定瀚的《奶奶和父亲》胜在教学设计和入情感人,而最令我满意的《观巴黎油画记》则胜在返璞归真,用简单清晰的思路理清了文章脉络,点评了作品的神韵,并让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除极个别学习态度很糟糕的,都完成了全文的背诵。
我大学时代的导师,华东师大的赵志伟教授历来是反对在小学和初中搞什么阅读分析、标准测试和科学化教学的。在赵老看来,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学习,重在积累,重在让孩子在语言的海洋里游泳。无论是在赵老师的编著的《旧文重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是他的文章《到书的海洋里去游泳》都清楚的表达了赵老师的这一观点。
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当年背书是收益良多的。小学中学自不必说,直到大学,令我们背诵《滕王阁序》《长恨歌》全文的周圣伟老师,让我们抄写《中山诗话》,抄写并背诵整本《论语》的查正贤老师,都是我们极敬重的先生。一本书有没有静下心来抄过,有没有一字一句背过,真的是很不一样的。那种谙熟于心的体悟与反复阅读之间,也全然是天壤之别。
在背整篇《观巴黎油画记》之前,很多学生都将这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像我们当时认为背出并默写整本《论语》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样。学生之所以视之为畏途,全然是因为庸人体制下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其实完全可以,他们有无限的可能性。凡是在背诵《观巴黎油画记》这篇课文的过程中付出努力并达到成功的同学,都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一篇好文章的顺畅自然,什么叫做如行云流水一般环环相扣。他们尝试、付出、努力以及得到回报的过程,将会使他们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无限能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更优秀的人的可能性。
孩子甘于庸庸碌碌,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机会并鼓励他们去尝试。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