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课文练习 >>
《五人墓碑记》随堂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24


五人墓碑记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蓼( liǎo )洲 湮 (yān )没 皦( jiǒo )皦     B. 赀( zī )财 缇骑( qī ) 抶( chì )击
C. 鼓噪( zào ) 傫( lěi )然 詈( lì )骂        D. 缙( jìn )绅 暴( pù )露 户牖( yǒu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除:治,整理    B. 在丁卯三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C.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匿:藏,躲藏          D. 按诛五人 按:斩杀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C、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E 凡富贵之了,慷慨得志之徒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②去今之墓而葬焉③买五人之脰而函之④人皆得而隶使之
⑤不能容于远近⑥安能屈豪杰之流⑦亦以明死生之大⑧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A. ①②③④ B. ⑤⑦ C.③④⑥⑧ D.④⑧
5.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B. 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C. 不能容于远近D. 荣于身后6.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B.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
C.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问答题:
1、叙述五人的死因和立碑缘由各是什么?请简述。

2、开篇即用\'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点明义士死因,有何好外?

3、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将五人与其他人对比,请分析其作用?

4、苏州市民为什么要进行反暴斗争?

5、语句生动形象反映了\'吴之民\'的群情激愤?请举例说明。



6、暴乱结果如何?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7、这篇文章主要写\'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人,这一段为什么最后一句才写出这五人\'按诛\'?

8、五人被\'按诛\',\'然五人之为刑也,意气扬扬,呼中函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简洁的语言,形象地勾勒出五义士慷慨就义时的音容笑貌。这样表现了五人怎样的精神?

9、文章为什么要交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0、\'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五人与\'大阉之乱\'时\'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作对比,突出什么?

11、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有何影响?请援引原文说明。

12、篇末交待主持葬礼的贤士大夫的姓名有何作用?

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如何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有重于社稷也。 
17.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佯狂不知所之  ②视五人之死  ③忠义暴于朝廷
A.装扮 看待  通“曝”B.假装  观看  显露C.装扮  比照 通“曝”D.假装  比较 显露
1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D.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其中“首”指“头”,“领”指颈、脖子。“首领”代指性命。
B.“匹夫”指平民,这里暗指五人。
C.“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地神和五谷神。社,土神;稷,谷神。后用社稷指国家。
D.“谥”为古代皇帝和大臣有功于朝廷,死后朝廷依其功过所授予的称号。  

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士民素德顺昌,闻其逮,不胜冤愤。吴令陈文瑞,顺昌所拔士也。夜半叩户求见,抚床为恸。公曰:\'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意中事尔。毋效楚囚对泣!\'颜色不变。语良久,令请顺昌入治装,举家号恸。顺昌笑曰:\'无事乱人怀也!\'顾案上有素牓①,徐曰:\'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我向许之,今日不了,亦一负心事。\'乃题\'小云栖\'三字,后识年月,投笔而起,改囚服出门。士民拥送者不下数千人。顺昌出赴使署开读,巡抚毛一鹭至署,诸生五六百人,王节、杨廷枢、刘羽仪、文震亭等遮中丞,恳其疏救,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②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明史·纪事本末·魏忠贤乱政》①牓,bǎng,匾额。 ②閧,hōng,同\'哄\'。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民素德顺昌  德:感激          B.颜色不变  颜色:脸色C.恳其疏救  疏:给皇帝上奏议。    D.鼠辈何敢置喙  置喙:说无用的话。
2.下列加点的字与\'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中\'属\'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下列各句与\'将谁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士民拥送者不下数千人  B.谁为哀者     C.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D.不能容于远近以下4-5题中的语句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4.①令请顺昌入治装  ②我向许之(  )
A.①命令周顺昌进去整理行装②我从前答应了他B.①县令请周顺昌进屋打点行装②我从前答应了他
C.①命令周顺昌戴好治罪的刑具②我一向就对他有求必应D.①县令请周顺昌穿上囚眼②我一向十分赞许他5.①此特意中事耳  ②旨出朝廷,乃东厂耶(  )
A.①这只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罢了 ②旨谕出自朝廷,还是出自东厂呢
B.①这是蓄意安排的事罢了 ②旨谕出自朝廷,还是出自东厂呢
C.①这是蓄意安排的事罢了 ②旨谕应出自朝廷,怎么竟出自东厂呢
D.①这只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罢了 ②旨谕应出自朝廷,怎么竟出自东厂呢
6.对\'顺昌笑曰:\'无事乱人怀也!\'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笑\'说明他神态坦然,同时也对家人安慰,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B.\'笑\'表现了镇定自若的心态,他不愿看到\'举家号恸\',使他心烦意乱。
C.\'笑\'是对家人的讥笑,关键时刻没有骨气,使他心意意乱。
D.\'笑\'是对东厂逮人的蔑视,表现了正义凛然的精神。
7.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选段与《五人墓碑记》都记叙了明天启六年魏忠贤作乱,苏州市民暴动的情况。
课文重在赞扬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种,批判某些缙绅的卑劣行径,从而阐述生死的价值问题;选段
重在赞颂周顺昌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品质。
课文选取苏州市民斗争的一般情况,突出五人的事迹,点面结合;选段选取周顺昌被逮时的语言神态
以及苏州市民斗争的一般情况。
D.课文和选段都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


 

参考答案:一、 1、B 2、D 3、E 4、B 5、D 6、D二、1、①五人死因:\'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②立碑缘由:\'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2、点明五人死难是\'激于义\',\'义\'字统领全篇,下文叙述五人抗暴献身,抒发感情,议论五人死难的意义,都是围绕\'义\'字展开的。3、把\'激于义而死焉\'的五人与\'死而湮没不足道者\'的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作对比,突出\'独五人之皦皦\'的伟大。4、追叙苏州市民反阉党暴动的经过。5、与开头的\'当蓼州周公之被逮\'相照应。点明准确时间,说明记忆之深刻,影响之巨大。6、一方面是因为周公正直高尚,深得百姓爱戴,\'吴之 民\'要\'为之声义\';另一方面\'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7、①\'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②\'众不能堪,抶而仆之\'。③\'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8、中逐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9、①\'吴之民\'与\'五人\'是全体与部分的关系,作者写反暴斗争,不单写五人,而先写包括五人在内的\'吴之民\',这就十分有力地表现民心所向、正义所在,说明五人的斗争事业与\'吴之民\'紧紧地连在一起的。②五人\'按诛\'是这场斗争的结局,反衬阉党以\'吴民之乱\'的罪名,\'按诛五人\'的卑鄙无耻,倒行逆施。10、表现了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11、①肯定贤士大夫买其头颅而函之的义举,表达了人们对五人壮举的钦敬。很明显,作者既歌颂了五人的英雄气概,又肯定了贤士大夫的行为,而对于贤士大夫的肯定,也正是对五人的歌颂。②照应前文\'墓而葬\'。12、突出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13、\'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14、①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五人之死的意义的重大;②又把假设的\'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现在的\'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15、\'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6、①交代主持葬礼的贤士大夫是对他们的义举的肯定,也是对五人壮举的颂扬;②照应开头。三、1、D 2、D 3、B、题面与B均为宾语前置句,A是定语后置句,C为介宾短语后置句,D为被动句。4、B 5、D 6、C 7、D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五人墓碑记》《清史稿·黄宗羲》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
《五人墓碑记》pptx课件(33页)
《五人墓碑记》导学案2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教师版)2020年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五人墓碑记》明史·张溥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学案
《五人墓碑记》ppt复习课件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2篇)
《五人墓碑记》赏析
《五人墓碑记》检测题
《五人墓碑记》教案12
《五人墓碑记》导学案
《五人墓碑记》教学实录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12
《五人墓碑记》flash课件1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11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10
张溥《五人墓碑记》mp3音频课文朗读
《五人墓碑记》教案11
《五人墓碑记》教案10
《五人墓碑记》基础知识
苏教版《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教案及练习
《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教案及练习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9
《五人墓碑记》原文和译文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9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8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7
《五人墓碑记》说课稿
《五人墓碑记》第二课时教案9
《五人墓碑记》教案8
《五人墓碑记》教案7
《五人墓碑记》教案6(内含练习)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5
《五人墓碑记》教案4
《五人墓碑记》基础训练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
《五人墓碑记》课堂教学实录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6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