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言文阅读 >>
《五人墓碑记》明史·张溥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1-20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张溥,字天如,太仓人。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已而采官临川。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以葬亲乞假归。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四方啖名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张溥列传》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又有剪发杜门    杜门:塞住门,不与外界交往。
B.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首领:头颅,借指性命。
C. 日沃汤数次    沃汤:喝水。
D. 以葬亲乞假归    乞假:请假。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不能容远近    乃设九宾礼
B. 佯狂不知所者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C. 四方啖名争走其门    族秦,秦也,非天下也
D. 故名高一时    资政殿学士行
1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通过对比表明五人忠义昭彰,荣于身后,充分肯定了五人死难的伟大意义。
B. 甲文议中夹叙的写法,使议论不流于空泛,记叙借此得到补充,叙议浑然一体。
C. 张溥勤奋好学,文思敏捷,又积极组建文社,交游广阔,因此在当时名声很大。
D. 张溥考取功名后虽然没有出仕,却在乡野之中遥控朝廷,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
17.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溥 幼 嗜 学所 读 书 必 手 钞 钞 已 朗 诵 一 过 即 焚 之 又 钞 如是 者 六 七 始 已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2)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答案】14. C    15. B    16. D   
17.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己/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18. (1)他们可耻的人格,下贱的品行,与这五个人的死相比较,意义的轻重到底怎样呢?
(2)张溥回到家乡,聚集郡里的名士们一起兴复古学,并把他们的文社命名为复社。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一词多义,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C项,“沃汤:喝水”错误,“日沃汤数次”意思是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沃汤,浸泡在热水里。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A项“于”,都是介词,前者表被动;后者解释为“在”。
C项“者”,都是代词,前者解释为“……的人”;后者和“也”连用,表判断。
D项“以”,都是介词,前者解释为“因为”;后者解释为“用……的身份”。
B项两个“之”都是动词,解释为“到,往”。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
D项,“在乡野之中遥控朝廷,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以葬亲乞假归。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可知,张溥归乡后,读书就像手抄佛经的经生一样,寒暑无间断,人们争相拜入他的门下,张溥也尽全力接纳,声名闻于朝廷,所以“遥控朝廷”“执掌天下”之说于文无据。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溥幼嗜学”意思是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是主谓结构,“嗜学”,作谓语;“所读书”意思是读过的书,“所”后接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作“必手钞”的主语,所以“嗜学”与“所读书”之间应断开。“已”,完成、完毕。“钞已”,是抄写完毕,意思完整,之后应停顿。“又钞”,意思是又重新抄写,与前文“钞已”相照应,“又钞”之前表示第一次抄写后的情况,所以“又钞”之前应停顿。“如是者六七始已”意思是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是“又钞”之后接着发生的事情,所以“又钞”与“如是者六七始已”之间应断开。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1)句得分点:“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下贱的品行;“视”,与……相比较;“固”,到底;“何如”,怎样。第(2)句得分点:“集”,聚集;“相与”,一起;“名”,命名。
参考译文:甲: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人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百姓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机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张溥,字天如,江苏太仓人。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好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然后又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与同乡张采一起学习,名声一样大,合称“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因为被选为贡生来到京城,张采刚考中进士,两人名声响彻京城。不久,张采到临川做官,张溥回到家乡,聚集郡里的名士们一起兴复古学,并把他们的文社命名为复社。崇祯四年考中进士,授庶吉士。因为安葬亲人请假回家。张溥读书就像手抄佛经的经生一样,寒暑间重无问断。天下那些追逐名声的人争相拜入张溥的门下,都称自己是复社的人,张溥也尽全力接纳,交游日广,声名闻于朝廷。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向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写作,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所以他的名声在当时很响。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五人墓碑记》《清史稿·黄宗羲》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
《五人墓碑记》pptx课件(33页)
《五人墓碑记》导学案2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教师版)2020年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人墓碑记》学案
《五人墓碑记》ppt复习课件
《五人墓碑记》读后感(2篇)
《五人墓碑记》赏析
《五人墓碑记》检测题
《五人墓碑记》教案12
《五人墓碑记》导学案
《五人墓碑记》教学实录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12
《五人墓碑记》flash课件1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11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10
张溥《五人墓碑记》mp3音频课文朗读
《五人墓碑记》教案11
《五人墓碑记》教案10
《五人墓碑记》基础知识
苏教版《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教案及练习
《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教案及练习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9
《五人墓碑记》原文和译文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9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8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7
《五人墓碑记》说课稿
《五人墓碑记》第二课时教案9
《五人墓碑记》教案8
《五人墓碑记》教案7
《五人墓碑记》教案6(内含练习)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5
《五人墓碑记》教案4
《五人墓碑记》基础训练
《五人墓碑记》同步练习
《五人墓碑记》课堂教学实录
《五人墓碑记》随堂练习
《五人墓碑记》ppt课件6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