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要点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27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作者介绍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经说:'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下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体会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  
  关于标题:本文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标题呢?
  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下面,让我们再次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一、 学习本文,要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典  (  ) 然  (  ) 独  (  ) 起(  )
  乎不同(  ) 而不舍(  ) 兀穷年(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词语积累。
  仰之弥高  沥尽心血  炯炯目光

  4、形似字辨析。
  载  炯  籍
  裁  迥  藉
  栽

  二、课文内容分析。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本文主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4、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5、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6、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样做。

  三、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5'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四、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了就'',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五、探讨问题。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读了本文后,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

中考解析


(山西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一个七美元的梦
                  [美]玛丽·卢·克杜勒

(1)'求购:小提琴,无力出高价。有意出售者请打电话给……'
(2)
为什么我偏偏注意到这则广告呢?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平时很少看这类广告的。
(3)
我把报纸摊在膝上,闭上双眼,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全家人备尝艰辛,靠种地勉强度日。我也曾想要一把小提琴,可家里买不起……
(4)
我的两个孪生姐姐爱上了音乐。哈丽特·安妮学弹祖母留下的那台竖式钢琴,而苏姗娜学拉父亲的那把小提琴。由于她们不断地练习,没多久,简单的曲调就变成了悦耳、动听的旋律。陶醉在音乐中的小弟禁不住随着节奏跳起舞来,父亲轻轻地哼着,母亲也吹起口哨来,而我只是注意听着。
(5)
我的手臂渐渐长大了,也试着学拉苏姗娜的那把小提琴。我喜欢那绷紧的琴弓拉过琴弦发出的柔美圆润的声音。'我多么希望能有一把琴啊!'但我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6)
一天晚上,我的两个孪生姐姐在学校乐队演出时,我紧紧闭上双眼,好把当时的情景深深印在脑海中。'总有一天,我也要坐在那儿。'我默默地发誓。
(7)
那一年年景不好,收成不像我们所盼望的那么好。尽管岁月如此艰难,可我还是急不可待地问道:'爸爸,我可以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吗?''你用苏姗娜的那把不行吗?'父亲问。'我也想加入乐队,可我们俩不能同时用一把琴呀。'父亲的表情显得很难过。那天晚上,以及随后的许多夜晚,我都听到他在全家人晚间祈祷时向上帝祷告:'……上帝啊,玛丽·卢想要一把自己的小提琴。'
(8)
一天晚上,全家都围坐在桌旁,我和姐姐们复习功课,母亲做针线活,父亲在给他大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的朋友乔治·芬科尔写信。父亲曾说,芬科尔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父亲边写边把信的部分内容念给母亲听。几个星期之后我才发现信中的这一行字他没念:'请留心帮我三女儿寻觅一把小提琴好吗?我付不起高价,可她喜欢音乐,我们希望她能有自己的乐器。'
(9)
过了几个星期,父亲收到哥伦布城的回信。于是我们全家驱车前往哥伦布城的爱丽斯姑姑家。到姑姑家后,父亲打了个电话,我在旁边听着。他挂上电话后问我:'玛丽·卢,你想和我一起去看望芬科尔先生吗?''当然想。'我回答道。
(10)
父亲把车开进一个居民区,停靠在一座古老而漂亮的楼房前的车道边上。我们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位比我父亲年纪大些的高个儿先生。'请进!'他和父亲亲切地握手,两人马上攀谈起来。'玛丽·卢,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一些情况。你父亲为你准备了一件礼物,定会叫你大吃一惊。'说完,芬科尔先生把我们领进客厅,拿出一个箱子,打开后拿出一把小提琴,便开始拉了起来。乐曲忽而高亢嘹亮,忽而又似瀑布飞泻。'哦,要是能像他那样拉该多好啊!'我心想。
(11)
奏完一曲,他转过身来对父亲说:'卡尔,这是在一家当铺里找到的,才花了七美元,是把好琴。这下玛丽·卢可以用它演奏优美的乐曲了吧。'说完他把琴交给了我。
(12)
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我有了自己的琴了!我轻轻抚摸着琴。这把琴是用一种金光灿灿的棕色木料制成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么温暖。'多漂亮啊!'我激动得气都透不过来了。
(13)
我们回到爱丽斯姑姑家,一进门,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我,看到父亲朝母亲挤眼,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有我还蒙在鼓里,我明白我和父亲的愿望已经得到了实现。
(14)
我带着小提琴到学校上第一堂课的那天,当时那种万分激动的心情谁也无法想象。随后几个月里,我天天坚持练琴,感觉抵在颏下的那温暖的琴木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
(15)
加入学校乐队的时候,我激动得浑身发抖。身着白色队服,我俨然像个女王,坐在小提琴组的第三排。
(16)
首次公演是学校演出的小歌剧,当时我的心狂跳不已。礼堂里座无虚席。我们乐队成员轻轻给乐器调试单调的时候,观众席里还嘁嘁喳喳说个不停。当舞台聚光灯射向我们时,台下立刻变得鸦雀无声,父亲和母亲也都看着他们的小女儿,唇边挂着自豪的微笑。他们的小女儿怀抱着她那把珍爱的琴,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赞赏它。
(17)
岁月似乎过得更快了,两个姐姐双双毕业后,我便坐上了首席小提琴手的座位。
(18)
两年后,我也完成了学业,把珍爱的小提琴放回到琴箱里,步入了成年人的世界。先是接受护士培训,然后是结婚。在医院工作的几年里先后生育了四个女儿。
(19)
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每次搬家,我都带着这把琴。每次打开行李布置居室时,我都要小心地把琴存放好,忙里偷闲时,想着我仍然多么珍爱它,且对自己许愿,不久以后还要用这把琴演奏几支曲子。
(20)
我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喜欢小提琴的。后来,她们相继结了婚,离开了家。
(21)
现在我面前摆着这张登着求购广告的报纸。我极力不再去回首往事,而把这则引起我对童年回忆的广告又看了一遍,放下报纸,心想:'一定得把我的琴找出来。'
(22)
我在壁橱深处找出了琴箱,打开盖,把安卧在那玫瑰色丝绒衬里中的小提琴拿出来,我手指轻轻抚摸着金色的琴木,令人惊喜的是琴弦仍然完好无损。我调试了一下琴弦,紧了紧弓,又往干巴巴的马尾弓上涂抹了点松香。
(23)
接着,小提琴又重新奏出那些铭记在我心中的最心爱的曲子。也不知拉了多久。我想起了父亲,在我孩提时他竭力满足我的一切愿望和要求,而我都不知是否感谢过他。
(24)
最后,我把小提琴重新放回箱子,拿起报纸,走到电话旁,拨通了那个号码。
(25)
当天晚些时候,一辆旧车停靠在我家的车道旁。敲门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先生。'我一直祈祷着会有人答复我登在报纸上的那则广告。我的女儿太希望有一把小提琴了。'他边说,边查看我的那把琴,'要多少钱?'
(26)
我知道,不管哪家乐器商店都会出笔好价钱。可此时,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回答说'七美元。''真的吗?'他这一问,倒使我更多地想起了父亲'七美元。'我又说一遍,接着道:'希望你的小女儿也会像我过去那样喜欢它。'
(27)
他走后我随即关上门,从窗帘缝里看到他妻子和孩子们正等待在车子里。突然车门打开,一个小姑娘迎着他双手托着的琴箱跑过来。
(28)
她紧紧抱住琴箱,接着双膝跪在地上,'咔嗒'一声打开箱子。她轻轻抚摸着红彤彤的夕阳辉映下的那把琴,转过身,一下子搂住了面带微笑的父亲。

1.这篇文章采用______的记叙顺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人的故事。

2''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当我急不可待地向父亲表达想要一把小提琴的心愿时,为什么父亲的表情显得很难过?
答:

3.第(12)自然段中,作者写道:'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你认为'父亲眼里的泪水'表达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答:

4.文中写''在得到小提琴后多次用到'激动''珍爱',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

5.文中两次提到求购小提琴的广告,这两则广告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

6'不管哪家乐器商店都会出笔好价钱'的一把小提琴,''为什么只卖'七美元?'
答:

7.一把七美元的小提琴圆了两个小女孩的梦,文章题目是'一个七美元的梦',对这个''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
【考点】:阅读记叙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
.本题通过填空的形式综合考查记叙的顺序、线索和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运用了倒叙的写法,以一把小提琴(或:'我对小提琴的珍爱之情')为线索,记叙了父亲以七美元买琴圆了''的梦,''又以七美元卖琴圆了另一个小女孩的梦的感人的故事。
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概括能力。''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氛围但又生活拮据的家庭。当''急不可待地向父亲表达想要一把小提琴的心愿时,父亲表情很难过,是因为经济拮据的现实不能让他满足女儿的心愿,但他又希望能够满足,这表现出他的矛盾心情。
3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第(12)自然段中'父亲眼里的泪水'表达了父亲当时对朋友无私帮助的感激之情,为满足女儿愿望后的喜悦心情。
4
.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来表现''在得到小提琴后的'激动''珍爱'
5
.本题以特有的语言标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选文的结构特点,有助于对全文主旨的理解。文中两次提到求购小提琴的广告,第一次出现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的回忆,第二次出现的作用是呼应开头。
6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之所以把'不管哪家乐器商店都会出笔好价钱'的一把小提琴只卖'七美元',是因为当年''以七美元价格买到这把琴,得到别人的无私帮助,今天''也愿意以同样的方式帮助别人。
    7
.本题通过分析文题,以开放性试题的形式深层次的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文章的题目'一个七美元的梦',这个梦既是指''及另一个小女孩渴望得到一把小提琴的心愿,也是'我们'周围的人帮助'我们'实现梦想的一种心愿,同时也是''希望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爱心永远传递下去的心愿。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音频素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x课件(41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及(三)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35页)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54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表格式教案4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51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表格式教案3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22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55页两课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复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34页)
有关闻一多的墓志铭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9页)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问题导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说课课件
闻一多的名人评价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1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反思2
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flv视频素材
关于说和做的熟语
有关说和做的名言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18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9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4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10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3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12页)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12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11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29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3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17(19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35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听课体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板书设计(3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48页)
冰心《追念闻一多先生》原文阅读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10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19页)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