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单元目标课
单元学习导航(课前阅读):认真阅读,深刻领会,学会运用。
一 、如何阅读说明文
首先要把握说明的对象,也说是要明确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同时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其次要理清说明的顺序和层次。阅读时,要紧紧围绕事物的特点,分层概括,就能比较容易搞清楚说明的层次。如果说明的对象是建筑物,就是要抓方位词,注意观察点的位移。
第三要学会分清说明的方法。
第四要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词意。只有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词意,才能对所说明的事物、事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考查要点
1.明确一篇说明文的对象,弄清说明的中心。(即所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所阐述的事理。)
2.明确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1现象—本质2主要—次要3概括—具体4原因—结果5从特点—用途
3.理解和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等。
4.体会说明性语言准确、简明等特点,了解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不同特点。
5.把握说明文的结构,主要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平实、生动、严密。
三、说明的中心
说明的中心,即是文章所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要把握住说明的中心有多种方法:
1、注意辨析文题,因为有的文题本身就指出了说明对象,甚至是它的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2、把握中心句,有的文章或语段有点明中心的语句,应抓住它来观察文章
3、通过分析综合来把握,首先明确对象,其次要分清主次,最后作同类归纳。
四、常见的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或者从前到后,或者从上而上,或者由外到内,或者从点到面,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位置和方向。例如《中国石拱桥》。
2时间顺序,因为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
3逻辑顺序,先主要后次要,先现象后本质,由总到分,或者把说明内容分为几个方面,一个一个地并列展开。例如《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
总之,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发展变化,以时间为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
五、常见的说明方法:
1.分类别:说明事物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例如《向沙漠进军》把风沙进攻的方式分为两类:“游击战”“阵地战”,然后分别加以说明。又如《中国石拱桥》把赵州桥的特点分为四点,一点一点分别说明。
2.下定义: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对象一个说法,使读者对被说明的对象有明确的概念。例如:统筹方法是什么呢?先给它一个说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3.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4.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在说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时,就进行了比较。
5.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运用了说明大会堂的宽度、深度、中部的高度、体积等。
6.打比方:适当运用比喻,能够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如说明石拱桥形式美,就用了“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既说明了桥洞的特征,又能吸引读者。
7.作诠释:就是对事物的一般性的理解说明。与下定义相比,作诠释比较详尽具体,下定义比较简洁。因此有人则说,作诠释是部分定义,即对定义的某个义项加以解释说明。
六、知识总结:
1.说明文的分类及语言特点:
科学性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明,扼要,科学性和严谨性。
文艺性(科学小品)说明文
语言特点:活泼、通俗、运用拟人等形象化手法(具有科学性、文艺性)
2.说明文的结构:
(1)文章结构(1总分2分总3递进式4连贯式(事物发展程序顺序))
(2)逻辑顺序(1现象—本质2主要—次要3概括—具体4原因—结果5从特点到用途)
(3)段或句子在文中作用:
总起全文;总结全文;过渡(承上启下);提示中心;呼应
3.说明文的词、句含义或词,句,段顺序交换位置:
1)结合本身词、句、段意思或内容。
2)联系上句(上段)内容来作答。
3)联系上句(下段)内容来作答。
事理说明文指的是一些非文艺性和科普说明文,它以介绍科学技术为内容,在语言表达上只对事物作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说明,对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时语言简明平实。这类说明文的特点是科学性和知识性都很强。如《向沙漠进军》
科学小品也称文艺性说明,它在语言上比较活泼,常借助于某些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点作些描绘,使读者轻松愉快地获得科学理解,这类说明文的特点是既有科学性,又有文艺性。
自学目标: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会读会写。
2、画出优美语句、精彩段落,写在阅读笔记本上。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单元要点感知
本单元四篇课文说明的事物不同,方法各异,学习中要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苏州园林》可着重学习文章的总分结构和准确的语言; 《桥梁远景图》重点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并展开想象;《洲际导弹自述》重点学习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性语言的特点;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你可放手自学。
自学导引
1、各小组先默读17、18课。
要求:默读时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及优美语句、精彩段落。
2、小组内交流学习阅读成果,组长具体组织。组长注意:先交流确定重点字词、同组内书写记忆(看谁记得准、记快)。(全班还要统一检测、看哪个组记得牢)
3、检测题:综合能力训练P87:1—2 P91:1—4
4、朗读课文17、18,感知说明文特点。根据学前指导完成这一任务,小组长根据情况可再带领大家学习一遍说明文文体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