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登上地球之巅》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5-31


《登上地球之巅》课堂实录 

一、教学设计思想 
“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过去迷信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的语文课应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让教材资源得到无限扩大、延伸,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登上地球之巅》记叙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的事,重点突出了教练刘连满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他的献身精神令人感动。备课中,我发现课文虽然结束了,可它后来的故事一样能深深触动人的心灵。不能浪费资源,要让学生完整地感受刘连满这一人物的高贵品质,从他既是英雄又是常人遭遇困顿的一生中完成一次心灵的洗礼。于是,我安排学生作充分的预习并在课前搜集与课文有关的特别是刘连满后来情况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完成一次资源的整合。因为这是自读课,篇幅较长,课堂上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刘连满的事迹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受英雄的伟大。接着便由学生讲述课文结束以后刘连满他们的故事并由此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受到人文熏陶。课后资源共享,安排练笔,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预习)、探究(利用网络等搜集资料并处理资料),课堂上与老师互动,平等对话,阅读有独立见解,课后完成练笔,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便是对文本创造性的使用并完成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 
二、教学的实施 
师:同学们,题目的“地球之巅”是指哪里呢? 
生:珠穆朗玛峰。 
师:对,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1960年5月,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本文生动地记述了登山队员们突击顶峰的过程。同学们,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你们说说这些登山 队员是谁? 
生:他们是刘连满、王富洲、屈银华、贡布四人。 
师:作者重点突出了哪位队员的作用呢? 
生:刘连满。 
师:文章重点写了教练刘连满的哪些事迹呢? 
生1:在接近“第二台阶”顶部三米的地方,队员们无法攀越。刘连满想出办法,甘做“人梯”,其他三名队员踩着他的肩膀爬了上去。这时,刘连满因耗尽体力(在那样的高度进行这样大的动作是很艰难的),过度疲劳而被迫留下来(这时距离顶峰只有140米),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登上了顶峰。 
生2:刘连满躺在“死亡地带”的高度上,处于半昏迷状态。他在急需氧气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把最后的氧气留给那三位冲顶的队员。而他选择了死亡的到来。 
生3:他怕战友们不知道氧气筒里的氧气,于是挣扎着写下了一封短信。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大家预习得很充分。请同学们反复诵读刚才大家所提到的内容。仔细体会队员们团结协作的精神特别是刘连满那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找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学生反复诵读第6 —16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后有什么要谈的吗?哪些语句最令我们感动? 
生:第七自然段“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让别人踩在他的肩上,然后慢慢地站起来,让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撑点攀登上去。在这样的高度上,做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身体都有严重的反应。刘连满的眼前冒着‘金花’,两脚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这些语言令我感动。‘毅然’一词表现刘连满已做出牺牲的准备,眼冒金花、两脚颤抖、呼吸沉重等后果他也应该意料到了。最后,他不但不能登顶还差点送了命。” 
师:分析得很好。大家一起朗读这几句话,读出刘连满甘做“人梯”的自我牺牲精神。 
(指导学生朗读、反复诵读) 
生:“他担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战友们不知道他的氧气筒里还保存着氧气,他又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信”,这句话写刘连满在危急时刻“担心”的是别人,不是自己! 
师:对。“挣扎”一词体现了他的艰难与毅力,这顽强的毅力来源于对战友的关心,惟独不顾的是自己的生命。 
生:老师,刘连满真的死了吗?那三个队员是怎样下来的呢? 
师:问得好。同学们,课前你们都搜集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在网上查到资料——下山时,三名队员体力不支。所幸刘连满不但没死,而且经过休息后恢复了体力。又是他,把三位伙伴一个一个地护送下那个“第二台阶”、飞鸟也无法飞越的死亡地带…… 
师:在整个冲顶的过程中,刘连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还多次救助了队员,差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学们,你们说,刘连满是不是英雄? 
生(异口同声,激动地):是! 
生(突然站起):可是,老师。英雄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待遇…… 
师:哦?你知道些什么? 
生1:从查阅的资料中,我了解到他们四人回来后的生活情况。40多年来,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享受了英雄应有的待遇,他们身居要职,人们敬仰,富商追捧……而刘连满呢?…… 
生2(迫不及待地站起):对不起,我补充。(笑声) 刘连满被分配到哈尔滨某一工厂成为车间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直至退休后还要跟人打工(守门口),三个孩子下岗,老伴没工作,生活困顿…… 
生3:他住的一套陈旧的小房子是省长批示后,厂里照顾给他的。 
(学生先是屏息静气地听,这时群情踊跃,纷纷站起来表示激愤之情。) 
生4:社会为什么如此不公?都是英雄,为什么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生5:人们为什么忘掉了没有登顶但却起关键作用还差点献身的英雄刘连满? 
生6:王富洲他们三人为什么不帮助刘连满?40年来他们一直在中国登山协会担任要职,而刘连满作为当年他们的教练难道就没有这个担当重任的能力?他的技术和体能都是最好的。为什么这三位英雄不向国家推荐他们的战友、他们的教练、他们的生死兄弟? 
(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学生们向英雄叫板了。我因刘连满的遭遇而心情沉重,为同学们能有这样的认识而感到欣慰。但不能让他们过于偏激,要进一步引导。) 
师:刘连满对自己的遭遇又是怎样看的呢?他是否满腹怨恨呢? 
生1:没有。他回答记者的问话说,他对当年的做法不后悔。 
生2:他认为自己活得还可以,还有许多不如他的人。 
生3:他说,生活上要从低水平看,工作向高水平看。还说,人不能都当官,都当官了,就没兵了…… 
生4:他还说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包括一些不认识的人。 
师:英雄遭遇困顿,却无怨无悔。你们看,这是一个心胸多么开阔的人呀。比大地更广阔的是什么?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什么?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什么?是人的心灵!——刘连满对我们后生晚辈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感情。我们要珍惜感情,淡泊名利…… 
(学生频频点头,却不料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生:我不同意刘连满面对社会不公时的态度。他应该主动争取,向有关部门毛遂自荐,要知道他是一位登山的专业人才,在这方面发展可以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登山后继人,比做工人所发挥的社会价值要大得多。 
(听了这位学生的发言,我大感意外,也暗暗高兴。) 
师:这位同学见解独到。“毛遂自荐”的确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说,这种意识具有时代精神。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人生态度。我们这个时代就要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至于刘连满…… 
生:刘连满之所以不去争取地位,是因为他不想给社会、给别人添麻烦。 
师:说得很好。刘连满是在苦水中长大的,从小就没有父亲,靠母亲讨饭把他养大。当母亲不能要饭了,他八九岁出去过流浪生活。所以刘连满特能吃苦、最容易满足,处处替别人着想。这是我国劳动者身上所具有的优良品质。 
生:所以他能甘于贫穷而不向国家要地位。 
师:对。这是他那一代人特有的人生态度。纯朴的人传统的人生态度。(很动感情,顿住。教室里很安静,学生大受感染。我在黑板上飞快地写下了“英雄本色”四个字。) 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很有价值,意犹未尽者,可在课后继续探讨。大家熟读课文,参考我们所搜集的资料,可以进行课后练笔:就刘连满的遭遇这一材料,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要求充分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 
(课堂结束,科代表把学生搜集的资料展示于教室后面的“资源共享”栏,供大家阅读、参考。) 

板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 

甘为“人梯” 
献身精神 
留氧写信 

遭遇困顿——无怨无悔 (英雄本色)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6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54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5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4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4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40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9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38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30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1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33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3
《登上地球之巅》中的刘连满最后死了吗?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2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0页)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教师版)
《登上地球之巅》课文缩写及指导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44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4页)
《登上地球之巅》flv视频素材
《登上地球之巅》mp3音频朗读(女声清晰版)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9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6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含答案)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5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4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1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3
作文:登山心得体会(2篇)
《登上地球之巅》课后题及答案
《登上地球之巅》读一读,写一写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实录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
《登上地球之巅》字词分析
《登上地球之巅》评课记录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
郭超人《登上地球之巅》课文阅读
《登上地球之巅》表格式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2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2
《登上地球之巅》练习题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0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9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