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教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2-15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沈从文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童年的逃学生活对沈从文产生的影响。
2 鼓励学生阅读沈从文的其他作品,从而更全面地认识沈从文。
3 学习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学会我手写我心的为文方法,抒发真实的情感。
4学习自传的基本写法,尝试自己修改自传。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3和4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老子说:“上德若水。”
他的墓碑刻着一句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张充和
二、学生自读全文,筛选主要信息。
1、快速阅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描述了从文上私塾时的逃学生活,写出了他在逃学过程中的所为、所见、所闻、所感。他睁大好奇的双眼,敞开充满童真的心,尽情地阅读一本大书——多彩的人间生活。当然,他在读生活这本大书的同时,也并未放弃对书本知识的追求。
2、沈从文在逃学过程中主要有哪些见闻?
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逃学到城外庙、看街景、杀人场面、涨水时看热闹
奇人趣事的社会生活:逃学去游泳、抓蟋蟀和斗蟋蟀、听大自然界中各种奇特的声音
三、具体分析文本
1.分析第5自然段
[关于文本]:在第5段中,作者记叙了逃学时偷偷游泳的事情。于是,沈从文的一生便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水对沈从文有着怎样的影响?
    明确答案  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校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拓展]水对沈从文的影响,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沈从文与水确实有着不解之缘。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5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这一段经历可以说在沈从文的一生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以至 “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15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
 “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
老师总结:沈从文爱水,而水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具有一股粗犷豪迈的雄性又具有清泠泠的柔性(水遇圆则圆,遇方则方,顺其自然。故老子用水来比喻最高的品质:上德若水)。这水上的人与事,便也都有了水一般的柔情。何为水性?水性也就是一种人性。它是液态的,而不是固态的。它是流动的,遇圆则圆,遇方则方。流淌是它永远的不可衰竭的欲望。我们喜欢水———水性,因为水是我们得以干净的物质。望着水,我们会有一种清新的感觉。曲牌“浣溪纱”,立即使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幅图画:流水清澄,淙淙而流,一群迷人的姑娘与少妇在水边洗衣服,她们的肌肤喜欢水,当衣服随水像旗子一般在空中的清风里飘荡时,她们会有一种快意。这种快意与一个具有水性的小说家写作时所相遇的快意没有任何差别。老子将水的品质看成是最高品质:上德若水。水性向我们讲解的是关于辩证法的奥义:世界上最有力量的物质不是重与刚,而是轻与柔。水性有两脉,一脉是柔和的,一脉是强劲的,如蒲宁、卡尔维诺。有水,才有存在,才有天下。水具有水性,人离不开水,因此,人也就离不开水性。
他指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功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即一个人的行为应该象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心地要象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而深沉渊默;行为要象水一样无私仁爱;说话要象水一样准平有信;为政要象水一样公正平衡;做事要象水一样无所不及而又无所不能;行动要象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适时而动。然后再加上水的最基本的原则和精神——不争,与物不争,与事不争,那便会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
四、总结本堂课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体会本文精彩的细节描写,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为自己的文章添彩
一、分析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分析文章的第14、15自然段
(在逃学的过程中,沈从文在他的湘西世界里学会了许多的人情世故和生活知识)
[关于文本]①在第14段中,有一段对杀人处的描写,你从这段杀人描写中读到了什么?(可联系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对杀人场面的描写来分析。)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鲁迅的小说《药》《示众》中都有对杀人场面的描写,他是揭示国民劣根性的,把群众的麻木、愚昧暴露出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而此文只是通过一个小孩纯真的眼光,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②文章的第15段,是作者对边街上的一些生活场景的回忆
A 请找一下作者一共为我们展现了几个生活场景?
杀牛、织簟子、铁匠铺、小饭铺。
B看起来最普通的生活小景,却成为了沈老最甜蜜的回忆,即便只是作为一个读者,也让我们感到身临其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作者用真实的笔调,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把逃学中的趣事展示出来,也把我们每个人心底里最宝贵的记忆都挖掘出来了,让我们更深刻地领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对作者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体会到“大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C 请找出其中的几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拓展]找出沈从文作品中对湘西小景的描写,看看他是如何体现生活本真的?
“各个人家炊烟升起以后又降落,拖成一片白幕到坡边...一切景象全仿佛是诗,说不出的和谐,说不尽的美” 
“....河岸吊脚楼上妇人在晓气迷蒙中锐声的喊人,正如同音乐中的笙管一样,超越众声而上。河面杂声的综合,交织了庄严与流动,一切真是一个圣景”---《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这里小河两岸全是如此美丽动人,我画得出它的轮廓,但声音、颜色、光,可永远无本领画出来。你实在应来这小河里看看,你看过一次,所得的也许比我还多,就因为你梦里也不会想到的光景,一到这船上,便无不朗然入目了”---《湘行散记》
 “....城下是一条长河,每天有无数妇人从城里背了竹笼出城洗衣,各蹲在河岸边,扬起木杵捣衣。或高卷裤管,露出个白白的脚肚子,站在流水中冲洗棉纱。河上游一点有一列过河的跳石,横亘河中,同条蜈蚣一样” 
“....一个人有一个人命运,我知道。有些过去的事情永远咬着我的心,我说出来时,你们却以为是个故事,没有人能够了解一个人生活里被这种上百个故事压住时,他用的是一种如何心情过日子”---《
3 逃学的生活,留给了沈从文一段美好的回忆,甚至对他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他用“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作为本文的题目。其中,“小书”指什么?大书指什么?
三、认识沈从文:
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他们最终能成为一代名人,还是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一个非常简单的比方,不认得字,又怎么能去自学呢?在世上,我们需要做许多我们并不乐于做的事情,但又不得不做。在求学时是这样,走上工作岗位也是这样。
四、写作片段训练:学会用真实的笔调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选取童年生活的一个片断,也可以修改自己的自传。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练习题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ppt课件5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ppt课件4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导学案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ppt课件3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表格式教案7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课文全解
沈从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原文阅读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教案6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教案5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教案3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ppt课件2
粤教版选修《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ppt课件1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教学设计2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