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有效教案4
作者:onelzj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5-27


课   题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主备人
李中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课文,并自行教学设计>设计“探究•练习”题。 
        2、能根据发言人的身份比较两篇发言的重点内容,体会演讲语言的得体性。 
        3、能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重 点
2
难 点
3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具学具
 
有效课时
二课时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个案补充
 一、
有效导课
 导入:2001年7月13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全国人民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的盛况。
 
二、
有效学习
一、词语积累
(gū)  承(nuò)  (yíng)余  (shèng)事
(yǔ)  (hè)尔辛基
二、发言人简介
李岚清(1932~),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何振梁(1929~),1981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89年当选为中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三、作品简介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
李岚清陈述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和实现诺言的态度,对经费问题作出了保证,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
何振梁以资深职业人士的身份,恳切地表达了希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热切愿望,并诚挚地阐述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意义。
 中国申办奥运会的历史简介
2001年7月13日夜晚,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古老的北京无人入睡。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这座城市沸腾了!从蒙特卡洛的泪水,到今夜莫斯科的欢笑,北京的申奥之路走了整整8年,跨越了一个世纪!回首这一路上的汗水与泪水,只有在这成功的一刻,我们才有资格感叹一句:八年申奥路,走得可真不容易!
难忘蒙特卡洛1993年1月11日,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代表团正式呈交了申办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的申办报告,从此北京踏上了申奥的艰难历程。“开放的北京迎奥运”,这是北京2000年申奥的口号。人们希望北京能够通过成功申办奥运会,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
我们难以忘却,1993年9月24日凌晨,摩纳哥蒙特卡洛。在无数人的期盼当中,萨马兰奇终于说出了“悉尼”一词,这意味着国际奥委会选择了悉尼作为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申办失败。在结果宣布的那一刻,在场的悉尼代表团的欢呼雀跃与北京代表团的沮丧震惊形成了强烈对比。而在中央电视台转播中心现场,人们失望、诧异、沮丧等种种复杂心情交织的表情,定格成为一幅历史性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中国人心中。
[卧薪尝胆,总结教训]
在第二天北京的头班地铁里,车厢的门口贴上了白底黑字的小标语,“申奥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正是以这种精神,中国在一如既往地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作贡献的同时,也在总结着失败的教训,为最终实现中国的奥运梦想默默地准备着。
第一次申办时,我们对形势估计得过于乐观,忽略了很多隐藏的问题,如北京在交通、通信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难题,而空气质量也着实令人担忧。此外,北京宣传自己的方式也相对老旧,过于渲染北京作为旅游城市的古老历史、悠久文化及民情世态,却相对忽略了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所必备的现代化文明气息,而这恰恰是最能吸引国际奥委会官员注意的方面。而作为北京第一次申奥的主要对手,悉尼的准备则十分充足。除了在运动场馆和运动员食宿等方面的完善规划,悉尼还围绕环保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好评。
第一次申办虽然失败了,但申奥达到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目的,也为我们今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备战2008]
第一次申奥失败后,北京没有急着申办2004年奥运会,而是吸取教训,完善自身。在5年里,北京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99年4月6日,经中国奥委会批准,北京市市长刘淇赴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递交了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北京代表着中国,又一次站在了申奥起跑线上。
这一次,北京奥申委提出了北京申奥的三个新重点: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北京市加大了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10年间用于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北京奥申委还准备了5000万美元的备用资金,这使北京的预算看起来更加合理。
在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过程中,民众的极大支持成为北京独特的优势。据独立的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94.6%的北京市民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更令人感到振奋的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也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期盼着北京申奥的成功。
圆梦莫斯科2000年8月28日,北京与巴黎等其他4个城市一起,由申请城市进入候选城市之列。从这一天开始,北京奥申委便全力投入到《申办报告》的撰写当中。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北京奥申委抽调各路精兵强将夜以继日地工作,工作人员创造了连续工作32个小时的记录。经历了中文本10次、英文和法文本3次的“颠覆性”修改,重5.6公斤、近20万字的《申办报告》,终于在2001年1月16日,国际奥委会规定时间的最后一天,送达国际奥委会总部。2001年5月15日,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在对北京的评估报告中说:“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北京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7月10日,距国际奥委会投票还有3天时间,5个候选城市在世界贸易中心摆下展台,这是候选城市到达莫斯科后第一次面对面的较量。从展台的设计,到众多著名中国运动员的亮相,以及独具匠心的小礼品——红色中国结,中国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和美好的印象。
二、课文分析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
李岚清副总理以中国政府代表的身份发言,陈述的重点内容表现为:
第一部分(第1~3段)中国政府对申奥的立场、态度和承诺。
第二部分(第4~5段)作关于奥运经费的保证,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对世界客人的热烈欢迎。
《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
何振梁先生是职业体育人士,是国际奥委会执委,时年72岁,被人们称为北京奥申委“最年长的志愿者”。
第一部分(第1段)选择中国的意义。
第二部分(第2~3段)我的梦想。
第三部分(第4~5段)重申选择北京的意义。
 
 
 
三、
有效检测
 
1.给加粗字注音。
(    )清  评(    )  (    )余
(    )一日  (    )力  授(    )
2.常识填空。
中国首次向国际奥委会申办的是第________届奥运会,申办的时间是________,结果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城市)获得了胜利。时隔________年,中国第二次申办________年的奥运会,并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获得成功。
 
 
 四、
有效小结
 
 
  五、
有效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第二课时
 
基础题
 
1.给加粗字注音。
(    )清  评(    )  (    )余
(    )一日  (    )力  授(    )
2.常识填空。
中国首次向国际奥委会申办的是第________届奥运会,申办的时间是________,结果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城市)获得了胜利。时隔________年,中国第二次申办________年的奥运会,并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获得成功。
 
能力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政府尊重并赞赏国际奥委会评佑团所作的评估报告,我们据此已制定了在北京举办一次出色奥运会的规划。
3.“尊重”与“赞赏”的次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定”能换成“制订”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色”能删去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题
 
阅读邓亚萍和杨澜的申奥陈述后,回答问题。
北京代表团邓亚萍:
亲爱的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杨凌是我的朋友,他是奥运会奖牌的获得者,我们知道奥运会已经在世界20多个城市举办,中国运动员受到许多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欢迎和友好接待。我本人曾在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亲身经历过友好的欢迎,我们梦想希望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给中国运动员机会:热烈欢迎、友好接待来自世界的朋友们。
让我与您分享我在参加悉尼奥运火炬接力时的经历,我注意到一个小男孩向我走来,他触摸到火炬时眼睛一下就亮了,我能感觉到在那个时候他的一生发生变化,奥运圣火在中国、在4亿年轻人心中点燃该有多好啊!
北京将成为运动员理想的比赛场地,运动员将有条件在优越的比赛场馆比赛,运动员展示的文化将受到无法想像的关注。为了表现我们对运动员的崇敬,我们已经选择一个特殊的、历史悠久的郡王府作为奥运会的场所,在那里运动员将被获得欢迎。北京代表团杨澜:
谢谢邓亚萍,谢谢杨凌。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在向各位介绍我们的文化安排之前,我想先告诉大家你们2008年将在北京度过愉快的时光。我相信在座的许多人都曾为李安的奥斯卡获得影片《卧虎藏龙》喝彩,这仅仅是我们文化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文化宝藏等待着你们去挖掘。
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三千年的历史文化与都市的繁荣相互交织。除了紫禁城、天坛、万里长城的标志性建筑,北京有无数的戏院、博物馆,各种各样的餐厅和购物场所,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你感到惊奇和高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北京历来是各个民族和各个文化的汇集地,北京人民相信,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推动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同时向您领导的奥林匹克运动表达感激之情。
在我们的文化教育当中,教育和交流将是我们的重点,我们期待在全国,尤其是在数百万青少年中,弘扬奥运理想,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以留下一笔精神财富。
从2005年到2008年,我们每年举办文化活动,我们将开展多元文化活动,如由全世界青少年和表演家参加的音乐会、展览,这些文化将在奥运村展开,以方便运动员参加。我们的开闭幕式将成为展现导演、演员、作家才艺的舞台,讴歌人类的共同理想。我们独特的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我们的火炬接力将开创新的局面,以共享和平、共享奥运为主题,奥运永恒不息的火炬将跨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奥运圣火将通过西藏穿过长江和黄河,踏上长城,历经香港、台湾、澳门。通过这样的路线,我们保证比以往任何一次数量都多的人民目睹火炬。7000年前,马可·波罗有时遥远国度的描述,人们问马可·波罗,有关中国的故事是真的吗?他说我只不过将我所见到的描述了一半而已。
女士们,先生们,我相信,北京向全世界的运动员观众和世界观众证明,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6.从文字总体上看,它们的风格与两位发言人的身份是否吻合?试分别举例为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理解杨澜发言中的“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邓亚萍为何要在发言中回味她在参加悉尼奥运火炬接力时的经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杨澜在发言中引用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lán  gū  yíng  zhāo  mèi  yǔ
 
2.27  1993.1.11  澳大利亚  悉尼
6  2008  2001  7  13
 
能力题
 
3.不能。先是“尊重”后是“赞赏”,这个并列短语用得恰如其分。
4.不能。“定”者定出,不能随意变动也。“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订”并不具有这种约束力。
5.不能。“出色”强调了这个规划非同寻常,删去则没有此意思。
 
创新题
 
6.是相互吻合的。如前者注重对运动员经历的介绍。(例句略)后者则从文化的角度谈。(亦略)
7.即“有更多的文化宝藏”、“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三千年的文化与都市的繁荣相互交织”……
8.强调奥运会的意义,强调选择北京对于弘扬奥运的意义:在四亿年轻人心中点燃圣火。
9.突出中国的神奇,引起人们的遐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导学案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参考素材汇编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ppt课件(19页)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ppt课件(18页)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7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6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ppt课件(17页)
北京著名景点图片摄影素材(10张)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5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学案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表格式教案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ppt课件4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课文同步测试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同步练习4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同步练习3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同步练习2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学设计3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2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ppt课件3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知识点及重点分析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达标训练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课后练习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ppt课件2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同步达纲练习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重点难点点拨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ppt课件1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学简案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