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作品赏析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赏析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2-15


ali8840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原载于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新民囯》第一卷第一号。文章写于五四运动后,当时部分知识分子重新陷入迷茫之中,而李大钊则站在了时代的制高点上,预见了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疯狂镇压进步革命力量,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前途茫茫。中华民族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是临阵脱逃,垂头丧气,悲观失望,彷徨苦闷,还是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起民族精神?这是摆在每一个革命者、每一个有爱国心的正直的人们面前的严峻问题,必须作出抉择,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李大钊作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对中国革命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用生命诠释了“雄健的精神”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大江一样浩荡。李大钊在极其黑暗的时代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在严重的历史关头,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这在当时浊流滚滚的思想文化界,无疑如一道闪电,一声惊雷,给人们以极大的鼓舞,极大的振奋。

    这篇文章以散文形式写出了时代的黄河颂歌。文章篇幅不大,一共五段。第一段,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道路的不平坦,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这种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文章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气势磅礴、态度鲜明地提出了论点。为了反复说明“拿出雄健的精神”,冲破险阻这个论点,文章引譬连类,用长江大河的流动,说明历史发展有坦平,有曲折,形象而又极富说服力。用旅途生活经验来说明冲破崎岖险路会产生“奇趣横生”的享受,生动贴切而又极富感染力。这就给文章造成了一种壮志凌云的气势。
    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第三段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旅途征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而“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说明人类在历史上只有经过艰难曲折,奋斗流汗,才能深切体验到奋斗的意义,成功的乐趣。第四段揭示了中华民族现在正逢崎岖险阻,它让奋斗者有机会领略奇绝壮绝的景致,“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说明中华民族发展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所逢的“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但完全不必悲观。适逢其会,是弄潮儿大显身手的千载不遇的好时机。具有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斗争的雄健精神的革命者,就会满怀豪情,在奇绝壮绝的斗争中获得“壮美的趣味”。这是何等阔大的胸襟怀抱。作者说:“……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是的,目光短浅,趣味低级,畏惧斗争的人们,在“奇绝壮绝”的崎岖险阻面前,只会垂头丧气,移不动脚步。惟有像有雄健的精神的李大钊这样的革命者,才会有这样鞭时代罡风的英雄气概,才会有这样惊风雨、泣鬼神的博大磊落的革命胸襟,也才有可能体会出其中“壮美的趣味”。这一句,字字千钧,既是对奋勇前进的革命者深情的颂赞和鼓励,也是对畏难者、怯弱者、歧路徘徊者的儆戒和鞭策。

    最后一段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黄河遇见沙漠、山峡,都能一泻万里,我们民族的前进的脚步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住的。作者号召大家“拿出雄健的精神”,“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这“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这雄健的精神应该像长江、黄河的浩浩荡荡,应该有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阻遏不住,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李大钊这一预言早已成了现实。然而,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这些虽然与李大钊所处的时代条件已完全两样,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那么,我们就以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的号召相号召吧,让我们“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艰苦奋斗中,体味振兴中华这“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这篇文章在写作技法上通篇使用了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了起来。本文的比喻处处可见,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喻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读者看到,作者在说理,在鼓动民众;又在抒情,抒发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比喻的运用,使作品中的一些语言具有多重的含义,如“道路”“境界”“旅途”“征人”“崎岖险阻”等,既有本义,也有比喻义、引申义,意味隽永,值得反复品味。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李大钊(一八八九年至一九二七年),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一九零七年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一九一三年赴日本,就学于早稻田大学。一九一六年回国,任北京《晨报》主笔。一九一八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一九二零年三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嗣后,对党的建设,工人、学生运动,统一战线,均有重大贡献。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平(现北京)。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一九三九年出版)、《李大钊选集》(一九五九年出版)、《李大钊诗选注》(一九七九年出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14页)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4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24页)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15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14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14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1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堂教学导学学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11页)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13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1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11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20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23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25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表格式教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11页)
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感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学案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22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21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24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专项练习
作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仿写(5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流程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堂实录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1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1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pt课件11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比较阅读练习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flash课件1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模拟试题
艰难的国运指的是什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评课稿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练习ppt课件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2篇)
作文: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先生名言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学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反思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