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教学反思 >>
《哈姆雷特》教学反思(2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04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作者及剧情简介,自读,画下常识和人物名字。
    让预习了,但真正看了吗?有的学生甚至看了全剧,但多数人的书是痕迹没有。此时讲解也只是我一人讲解的独角戏,或我和几个学生间的互动,于是我采取基于阅读实况的方法,让在课堂上默读、朗读或分角色读,只要读了,就有自己的心得。这也和预习的好习惯(不同文体应明确不同的预习方法。应教给预习方法)没有养成有相当的关系,这次就借机会培养吧。
    我同时板书字词和人物定评。课前有学生说,这课人物性格简单,好把握,于是我就直接板书定评。实际,哈姆莱特的性格并不好深入体会,人文主义等思想学生真是难有感受,只是浅浅阅读后感觉人物简单,就是复仇而已。这浅层次理解只能在深入分析性格后再扩展。教参也说,节选部分哈姆莱特的基本性格特征并不明显,这是实情,且人文思想更难体会出。如何突破浅理解,是难点。
    作业:结合评论,画下有深刻内涵的句子、利于分析人物心理的句子,在一些词句后做点评批注,明确——必须有自己的批注,没多有少也行,没有的话,你的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就不如自己撕了。一生叹气,那就先撕吧。
 
    第二课时。点评交流,深入分析,后半成了我自己讲了。
    先巡视各自课本里的点评多少,多数是每页一两处,太少了。后部分比剑精彩处,有的学生竟然没点评,是不是和本周六要月考因而语文的时间又被挤有关。(能否在课上进行此项任务,分出章节,先独自点评,再小组交流。应该指导点评,可平时的讲解分析不就是点评吗?只是那是老师讲的、或同学们共同说的。还是应该单独训练。)(考试应设计此种题型)
    按情节先后进行点评交流,深入分析。情节梳理,三大块,和霍拉旭谈话,答应奥斯里克,比剑同归于尽。
    和霍拉旭谈话层次。展示教本,看看我画下的句子及点评。共同进行,画了哪些句子,写了什么。“我心里有一种战争”?心理矛盾,痛苦,彷徨。什么矛盾?为什么说他的处境比叛徒还难受?什么处境?要报仇,但会殃及无辜;已经伤害了几个无辜的生命,造成了情人的心碎死亡,朋友的反目与成仇;后悔自己鲁莽,但鲁莽可能真正成事,深谋远虑有时不一定能办成事;到底要不要鲁莽,看来,无论怎样,冥冥中的力量早已安排好了。心理复杂,既想复仇,又怕伤人,可看出他在复仇问题上还是犹豫的,善良,不愿伤及无辜,重感情、友情,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形象;父被毒害,母被霸占,王位被篡,于私于国都需挺身复仇,一个坚持正义、反对血腥专制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这两部分交织在年轻的他身上,一系列的灾难和突变让稚嫩的心灵难以承受,他痛苦,不复仇,痛苦,复仇,也痛苦,人无能无力的情况下总是归结为天命、命运。他只好将难解的矛盾推给命运,相信天命了。为什么说处境难要和叛徒相比?正直,年轻贵族的尊严。(这里分析之后,后面的反复问良心及上天注定就好理解了,既分析了心理、性格,又分析了形象的社会意义)(不过,学生也呆了。怎么能看出这么多?相比寥寥几字的点评,太单薄了。这和学生对全剧及人文主义等背景不了解有关)
    国王公文。借刀杀人,阴险狡诈。杀兄篡位,残暴,要灭掉王位可能的继承人,但却以护其避难的温情面孔呈现出来,实则是暗地借刀杀人,极其狡诈阴险,名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相逢开口笑,伸腿使绊脚。
    伪造国书,除掉信使。机智。良心不安。自我宽慰,打气。
    “你想,我是不是应该——”,两个疑问,一个假设,其中还有一个反问,一方面表明决心复仇,又表明犹豫不决,自问,又企求霍拉旭能坚定他的决心。最后还是感到除去信使使生命刹那间了结,又后悔自己的误杀,同情雷欧提斯的遭遇。他的犹豫,忧郁。
    (以上分析把关键的需明确、补充的地方已经基本处理了。后文比剑部分完全可以学生相互再点评。可惜为了赶进度,我讲述为主了)
   
   奥斯里克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答应比剑?
   是个反映迟钝,任由哈姆莱特嘲讽的人吗?我先把定评介绍,以及插科打诨的作用,让学生记录,然后提出此问。学生似乎有兴奋。挑战。看似任由嘲讽,实则逢迎拍马;看似套话连篇,啰里啰嗦,实则不忘任务,拐弯抹角,或赞雷欧提斯的高尚品质,或赞他的高超剑术,都在激起哈姆莱特的自尊,都在唯恐最后哈姆莱特不接受比剑。这是个有权谋的老政客。
    议论水苍蝇。装疯卖傻,借机骂人。
    比剑前“随时准备”“随它去”,表明了什么?
    出于对雷欧提斯的同情,出于贵族青年的尊严,出于对误伤大臣的悔恨,出于对天命的认识,尽管可能会想到里面有阴谋,他还是接受了比剑。对生命的尊重、对友情的尊重、对尊严的爱护,促使年轻的人文主义者接受了挑战,也表明他的复仇没有周密的计划,任由发展。鲁莽,稚嫩。
 
    由衷的同情和歉意。真诚赞美对方。善良美好的天性。雷欧提斯有所感动。
    国王催促,着急呀。再聊下去,怕比不成了。
    换剑。阴谋诡计的一环。
    一样长吗?关注公平,但没想到有涂毒这样的有辱贵族尊严、有辱决斗声誉的诡计。正直、年轻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国王阴险卑劣到这程度。实际也应该想到,能往国王耳朵眼灌毒药,就不能往剑尖上抹毒药吗。年轻啊,轻敌啊,或者过于自信了。
    一剑没中,国王着急,喝酒,迫不及待。二剑中了,王后爱子还是感觉酒有问题,替喝。国王怎么制止的,能换词吗,加词吗?话不能暴露阴谋。真关心王后吗?是怕暴露吧。因为他只是旁白。如果真心救王后会怎么安排?找借口,停止比赛,救王后。他不是,还在阴险地激将。
    雷欧提斯,二剑后,哈姆莱特有句挑逗的话,激起雷的斗志,但还是犹豫,心理上寻求国王的支持,即便国王激将,他良心仍受谴责。哈光明正大,没有猜忌,再次提醒,激起了雷的狠心。刺中,夺剑反刺。
    国王温情地喝令分开。
    发现王后留些,国王怎么掩饰的?
    雷的忏悔。
    哈的吃惊、愤怒。抓住最后机会,刺中。
    国王临死的话。不是忏悔,还是在骗人,想让人救他,“不过受了点伤”。
    两人的原谅。
    关注哈最后的话,为什么不让霍拉旭死?人间是冷酷的,生命和这个世界不值得珍惜了。这也是他接受比剑的心理因素之一吧。
【教学反思】 

一直对莎翁诗剧式的语言不欣赏,所以对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太多的感悟,如今又换作了《哈姆雷特》,我只好耐着十二分的兴致将选文看完,看完后只觉得压抑,然后是一如既往的烦感这繁复的语言形式,我想,自己这样的阅读情绪先验是不能带到课堂上传递给我的学生的,我该从本剧中传递给学生一种怎样的生命旨趣与情感体验呢?如果我没有更好的情绪体验,不如就回归到戏剧的根本上去吧!

从戏剧的冲突入手,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一下选文中紧张而扣人心弦情节设置吧!哈姆雷特明知从海上逃回是死路一条还是毅然回国完成使命,哈姆雷特明知与雷欧提斯决斗充满凶险还是果决应战,哈姆雷特明知。。。却还。。。是本文情节的一大特色。

从人物性格入手,如果哈姆雷特不应战,能否避免悲剧的命运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哈姆雷特决心为父亲报仇之时,就已然将自己个人的力量用来对抗强大的黑暗的封建势力,这无异于以卵击石,他的死当然也是必然的了。

从戏剧语言入手,选取哈姆雷特与奥里克斯的两个情节片断与《雷雨》中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手戏,让学生表情朗读或表演,借此评点莎翁语言散文化诗化的特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哈姆雷特》阅读测试题
《哈姆雷特》读后感
《哈姆雷特》知识点ppt课件(16页)
《哈姆雷特》高考题集锦
《哈姆雷特》同步练习
《哈姆雷特》经典语录
《哈姆雷特》导学案3
《哈姆雷特》教案8
哈姆雷特人物关系图(学生作业)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教案7
《哈姆雷特》教案6
《哈姆雷特》导学案
《哈姆雷特》学案
《哈姆雷特》说课稿
《雅典的泰门》读后感
《哈姆雷特》读书笔记
《哈姆雷特》教学实录
《莎士比亚--人文主义》ppt课件
《哈姆雷特》教案5
莎剧独白两则《哈姆雷特》《雅典的泰门》教案1
《哈姆雷特》ppt课件6
《哈姆雷特》ppt课件5
《哈姆雷特》(节选)练习题
《哈姆雷特》ppt课件4
《哈姆雷特》教案4
《哈姆雷特》教学设计3
《哈姆雷特》ppt课件3
综合性学习《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案1
《哈姆雷特》ppt课件2
《哈姆雷特》ppt课件1
《哈姆雷特》读后感(二)
《哈姆雷特》读后感
《哈姆雷特》教案2
《哈姆雷特》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