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胡同文化》说课稿(二)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21


各位老师,晚上好,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胡同文化》所做的讲课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其实说是一篇散文、小品文更合适,作者从建筑学的胡同、胡同文化和胡同的衰落三个层次,写出了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并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它的衰败与没落,语言平淡、朴素、口语化、但很有味儿,亦不失典雅之气。 
  〔二〕教学目标 
  我设置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的基本方法;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要点; 
  2、正确理解胡同文化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运用拿来主义的观点来对待它。; 
  3、体味本文语言特色。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具有京腔京调的韵味,而且《大纲》中还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所以应该抓住这个很好的机会帮助学生体味语言的特色。 
  其中训练学生掌握概括要点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对胡同文化思想内涵的正确理解。因为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理解较难,应该作为难点来对待。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是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起主导作用。今年暑假新教材培训时济南一中的耿文波老师曾讲到,“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等,我深受启发,后来在网上查阅资料时也见到类似的文章,于是在授课中我经常尝试使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预习,自主探究,可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文学常识,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第二步,合作探究,方法是分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老师的点拨下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探讨传统文化走向没落的问题。 
  三、说媒体 
  除了板书,我将采用一下媒体: 
  1、电视。播放歌曲,展示北京胡同的图片。 
  2、投影。展示李国文的散文《胡同之死》片断。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请同学们听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然后我就问学生:这首歌有什么特征?学生七嘴八舌后我就抓住“大碗茶体现了北京人的生活特点”这一点,让学生找出歌词中还有哪些内容也能体现北京人的生活特点,学生会说出“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等,最后我做总结,这首歌京味十足,充分体现出北京人的生活特点,体现了一种北京文化。今天我们来学习北京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胡同文化,并板书。 
  〔二〕明确目标〔略〕 
  〔三〕介绍作者,由学生自己介绍。 
  〔四〕分析课文 
  先给学生3分钟时间,自读, 
  1、理清思路、概括段意 
  先问学生:这篇文章思路是否清晰? 
  学生回答不一,先请回答是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尤其要说出自己是如何分析思路的,以便其他同学学会分析课文的方法。其实本文只要抓住第5段在全文中的过渡作用,其他便迎刃而解。 
2  、概括胡同的特点,然后总结它的总特点 
  胡同的五个方面特征不难概括,一般都会准确找出,但“方正”世胡同的总特点需要点拨,正确理解“方正”不只是北京城的特征,更体现了胡同的方正,是一种方位意识极强的特征,同时借助文中“北京城就像一块大豆腐”这个比喻,板书一个正方体(豆腐形),并在“胡同”二字下,写出“方正”二字,以加深学生印象。 
  3、概括胡同文化的特征, 
  老师先提出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其实质是什么? 
  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课堂交流。 
  前两问也不难,学生回答出“封闭”特征时及时板书在“文化”之下,而其实质是“忍”则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北京市民安土重迁,逆来顺受的表现就是由于“忍”的精神造成的。并在正方形(豆腐)中心板书“忍”。 
  以上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概括重点,用时12分钟。 
  4、正确理解胡同文化的思想内涵,讨论胡同文化的前景 
  刚才讲到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那么“忍”的精神应不应该提倡?学生回答后,要引导他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不能一味否定。 
  再提出:胡同文化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问题,估计部分学生会受本文影响,只看到胡同文化的衰败落后的一面,学生讨论、交流之后,再用投影展示李国文的散文《胡同之死》的片断,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胡同的消亡。这也是对鲁迅的拿来主义的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正在趋向衰落的传统文化存在?比如京剧。你将如何去做? 
  交流之后,可让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 
  以上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用时12分钟。 
  5、体味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的京味特色,须通过朗读才能体味的深刻,我先让学生听8—12段的录音,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语言特点,再在男女同学之间展开朗读比赛,重点读8、11、12段,看谁读得像,读得好,鼓励创新读法。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是能够做到的。 
  以上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用时12分钟。 
  6、小结,布置作业:作同步训练中的语言知识巩固题和拓展练习。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应能体现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此一目了然,易于回忆,具有直观性、艺术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胡同文化》ppt课件(65页)
《胡同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胡同文化》公开课ppt课件(11页)
《雅舍》《胡同文化》练习题
《胡同文化》ppt课件(45页)
《胡同文化》阅读专项训练
《胡同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同文化》高效导学案
北京胡同的取名
《胡同文化》导学案
《胡同文化》ppt课件(17页)
《胡同文化》ppt课件(40页)
《胡同文化》ppt课件15
《胡同文化》ppt课件(44页)
《胡同文化》ppt课件13
《胡同文化》表格式教案
如何激活语文教学《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2篇)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9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8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7
《胡同文化》公开课教案16
汪曾祺《胡同文化》课文原文欣赏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胡同文化》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胡同文化》mp3音频朗读
《胡同文化》教案15
《胡同文化》教案14
《胡同文化》教案13
《胡同文化》教案12
《胡同文化》教案11
《胡同文化》教案10
《胡同文化》教案9
《胡同文化》教案8
《胡同文化》教案7
《胡同文化》教案6
《胡同文化》教案5
《胡同文化》ppt课件12
《胡同文化》练习题
《胡同文化》说课稿(五)
《胡同文化》说课稿(四)
《胡同文化》说课稿(三)
《胡同文化》说课稿(一)
《胡同文化》flash课件1
《胡同文化》rm音频课文朗读(男音)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