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胡同文化》说课稿(四)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21


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胡同文化》,我把今天要说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一,            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级中学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既序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这一单元全是序言,在以前的高中语文课本上,是把它放在“概括要点”单元的。表面上看,好象有一个“偏差”,但事实上他们是一致的。关于教材上的这一点修改,是从这篇课文的文体上考虑的,而以前的归类是从学生的学习方法角度考虑的。
(二),说教法。
正是基于教材上的这种表面上有偏差而实际上二者完全可以统一的安排,我采用了一种二者完全兼顾到的教学方法。
首先,因为在实际的考试中,往往有两篇现代文阅读,其中第二篇有很多的题目考的就是对文中出现的段落或语句进行要点概括。所以,很显然,提高学生的概括要点的能力,对于他们日后实际考试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
其次,我在教这篇课文之前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这篇课文每一节(一共15节)都有一个中心要点,而且这个要点大部分较为明显,学生只要稍加考虑便基本能找出来,这样对于高一学生,对于他们概括要点的能力也能够起到入门的作用。
而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每节的要点归纳在一起,就是本文的微缩版,或者说是全文的纲要。
所以,在教课文之前的背景知识里,在详细介绍有关“序”这种文体的前提下,我选用了“概括要点”的方法来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概括要点”方面能力。
2,  掌握和考试紧密结合的词语尤其是实词、成语。如“安土重迁”等。
3,  领会作者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流露出的复杂感情,从而学习一下作者对这种复杂感情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并实际运用到作文中去,即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说学法。
每一小节要点的概括都交给学生完成,学生只要完成了这一点,对于整个文章的把握也有个大概的差不多了。另外,在讲到每一节中所遇到的生字词,我会一一提起,学生可先划出它们,反映快的学生也能够当场记住。为了明确他们知道自己所学的内容,所有这些,我会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再予以总结性的强调。这样,他们就能够轻松地实现教学目标的两点了。
(五),说板书。
      板书很重要。是学生能感觉到的最直观的东西。首先,我要写出课题:“胡同文化”。另外,因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胡同文化,我想他为了讲好“胡同文化”,势必先提起和它有关的一种事物——胡同。而事实上,经过我对课文的分析,发现完全如此。那么我先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前面讲胡同,后面讲胡同文化。先在爱黑板中间写“胡同文化”,再在黑板前面写“胡同”,讲胡同的大概1—5节,讲胡同文化的大概6—12节,然后根据学生所总结的每一小节的内容,分别放入这两大块中它们应属的位置,整个文章的纲要和精髓就非常地明晰了。这样,我的教学板书也就顺理成章地产生了。
二,            教学反思(对自己教学后的总结)。
1, 化繁为简,重点突出
本来看似繁杂的文章,经过几个部分的划分,就显得较为简易了,而且也突出了重点,便于学生理解。
2, 板书简洁,切中要害
这篇文章,两个主要部分的划分,每个部分再用学生概括的每节的要点来“填充”,就显的很简洁了,而且从思想内容上能省去一些较为次要的东西,能够切中要害。
3, 培养能力,注重应用
其实,这篇文章的整个教法的设计,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出发点的,无论是对语段要点的概括上,还是对部分实词及成语的强调上,都对他们的实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缺点也是存在的。相对而言,我在课堂上所讲的和学生所讲的比较来看显得多了一点。其实,这一点,我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法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我也仔细思考了一下,对于这篇文章,一方面,只有概括要点这一课文的主要过程需要学生参与,而这一部分相对较为简单;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参与得过多,势必会把本来简单的东西繁杂化,同时也会影响其他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也是迫不得已并且可行的。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胡同文化》ppt课件(65页)
《胡同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胡同文化》公开课ppt课件(11页)
《雅舍》《胡同文化》练习题
《胡同文化》ppt课件(45页)
《胡同文化》阅读专项训练
《胡同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同文化》高效导学案
北京胡同的取名
《胡同文化》导学案
《胡同文化》ppt课件(17页)
《胡同文化》ppt课件(40页)
《胡同文化》ppt课件15
《胡同文化》ppt课件(44页)
《胡同文化》ppt课件13
《胡同文化》表格式教案
如何激活语文教学《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2篇)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9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8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7
《胡同文化》公开课教案16
汪曾祺《胡同文化》课文原文欣赏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胡同文化》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胡同文化》mp3音频朗读
《胡同文化》教案15
《胡同文化》教案14
《胡同文化》教案13
《胡同文化》教案12
《胡同文化》教案11
《胡同文化》教案10
《胡同文化》教案9
《胡同文化》教案8
《胡同文化》教案7
《胡同文化》教案6
《胡同文化》教案5
《胡同文化》ppt课件12
《胡同文化》练习题
《胡同文化》说课稿(五)
《胡同文化》说课稿(三)
《胡同文化》说课稿(二)
《胡同文化》说课稿(一)
《胡同文化》flash课件1
《胡同文化》rm音频课文朗读(男音)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