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练习题(无答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4-11 |
《强项令》练习题
一、阅读: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如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1)给下面加点字写拼音。(4分)
枹( )鼓 数斛( ) 而以奴骖乘( )欲箠杀之( )
(2)文学常识填空:《强项令》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南朝宋史学家。2%
2.给加点文言词解释意思。(5分)
①宣悉以班( )诸吏 ②使宣叩头谢( )主③臧( )亡匿死 ④欲箠( )杀之 ⑤流血被面( )
3. 妻子:[古义] [今义] (2分) 特征:[古义] [今义] (2分)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词语。(6分)
数
以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翻译: ②天子不与白衣同。翻译:
6.文中两个语段塑造了董宣的性格,请分别用2个词语(8个字)
概括: , 。另外,从描写的角度(手法)则分别运用了 描写、 描写。(4分)
7、文中下列句子省略了主语,请补充出来。(4分)
( )即以头击楹 ( )强使顿之 ( )赐钱三十万 ( )将何以理天下乎?
8、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精神?(3分)
9、“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3%
【 答案1、拼音略《后汉书•酷吏传》;范晔 2 1)分发2)认错3)通“藏”,隐藏4)用鞭子5)盖,覆盖3、妻:妻子和儿女,男有的配偶 特征:特例征召;特点4、数:数落、列举;几。以:因;用;用;按照。5、1)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2)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6、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正面、侧面。
7、董宣;小太监;皇帝;皇帝。8、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9、能听取正确意见,勇于改过,是个较英明的君王。】
二、阅读: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厦门亭侯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平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后特征为洛阳令 特征: (2)而纵奴杀良人 良人:
(3)使宣叩头谢主 谢: (4)大言数主之失 数:
2、翻译句子(3分)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3、文中划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4、文中划曲线的句子最能体现董萱的性格,从这段中可看出董萱具有什么精神?(3分)
【1、①特征:特别征召;②良人:平民,百姓;③谢:认错;④数:列举罪状或过失。
2、陛下你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3、这是侧面描写,以老百姓的口碑和歌谣来突出董萱执法公正,以及他治理的地方政治清平。】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