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人生寓言》课后题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1-14


一、反复朗读课文,想一想

  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再用概括的语言说出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本题从两则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练习概括。)

  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下列问题

  1、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2、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本题希望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两个小题都要求说说自己的见解,下面只作提示,不给答案。 )

  1、提示:说“必然”,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从历史上看,从实际情况看,应该说是很容易,乃至极容易产生得失之患。说的是白兔,而不是别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2、提示: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练。比如,长跑,并非厄运,但是需要坚韧的意志,是可以锻炼人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导学案3
《人生寓言》ppt课件(18页)2
《人生寓言》表格式学案2
《人生寓言》ppt课件(8页)
《人生寓言》ppt课件(18页)
《人生寓言》ppt课件(27页)
《人生寓言》教案9
《人生寓言》ppt课件14
《人生寓言》导学案
《人生寓言》学案
《人生寓言》说课稿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课件(13页)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21页)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13页)
《人生寓言》学案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课件(31页)
《人生寓言》学案练习及答案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课件17
人生寓言《落难的王子》mp3配乐朗读
人生寓言之《白兔和月亮》mp3配乐朗读
人生寓言之《白兔和月亮》课堂实录2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说课稿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学案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课件16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课件15
《白兔和月亮》教案3
《落难的王子》mp3音频朗读(男声)
《白兔和月亮》教学实录
《白兔和月亮》ppt课件2
周国平《人生寓言》两篇原文阅读
《人生寓言》仿写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教案
《落难的王子》flash课后练习动画
《白兔和月亮》flash动画朗读
《落难的王子》mp3音频朗读
《落难的王子》教学反思
《落难的王子》课堂实录
《人生寓言》基础练习
《人生寓言》课内练习
《人生寓言》说课ppt课件
人生寓言之《白兔和月亮》课堂实录
《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教案及练习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ppt课件14
周国平《白兔和月亮》女声音频朗读
人生寓言之《白兔和月亮》ppt课件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